首页 > 女频言情 > 夜读全唐诗 > 第473章 禅社首乐章之四《雍和》

第473章 禅社首乐章之四《雍和》(1/1)

目录

禅社首乐章之四

雍和

夙夜宥密,不敢宁宴。

五齐既陈,八音在县。

粢盛以洁,房俎斯荐。

惟德惟馨,尚兹克遍。

首联:夙夜宥密,不敢宁宴

诗歌开篇,便将祭祀者全身心投入祭祀筹备的状态刻画得入木三分。“夙夜”描绘出从黎明破晓到夜幕深沉,祭祀者时刻处于忙碌之中,分秒不敢耽搁。“宥密”一词,生动地展现出祭祀者心怀敬畏,行事谨慎的神态。他们深知祭祀仪式的神圣性,每一个环节都关乎着能否得到神灵的庇佑,因此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不敢宁宴”直白地表明,祭祀者主动放弃安逸享乐,一心只为祭祀。这种对祭祀仪式的全身心投入,淋漓尽致地体现出祭祀者对祭祀仪式的高度重视,以及对神灵发自内心的敬畏,为全诗奠定了庄重肃穆的基调,让读者深切感受到祭祀现场凝重的氛围。

颔联:五齐既陈,八音在县

颔联聚焦于祭祀现场的陈设与乐舞。“五齐”作为古代祭祀中使用的五种不同等级的酒,其种类繁多、酿造精细,每一种酒都承载着特定的寓意,象征着祭祀仪式的庄重与完备。“既陈”表明这些酒已按照严格的规制,整齐地摆放在祭祀台上,彰显出祭祀的严谨性。“八音在县”描绘了八种不同材质乐器组成的庞大乐队,在祭祀现场演奏出庄严肃穆的乐章。钟磬之声清脆悦耳,琴瑟之音悠扬婉转,鼓乐之声雄浑有力,各种乐器相互配合,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氛围。这两句通过对祭祀用品和音乐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祭祀仪式的庄重与严谨,使祭祀场景更加生动形象。

颈联:粢盛以洁,房俎斯荐

颈联细致地刻画了祭祀的祭品和器具。“粢盛”指用于祭祀的谷物,这些谷物经过精心挑选和清洗,确保纯净无瑕,象征着祭祀者的诚意和对神灵的尊重。“以洁”强调了祭品的洁净,体现出祭祀者对祭祀仪式的一丝不苟。“房俎”作为祭祀专用的器具,造型精美,工艺精湛。“斯荐”表明祭祀者按照礼仪规范,依次将祭品摆放在房俎之上,每一个动作都充满敬意。这两句通过对祭品和器具的描写,从细节处展现了祭祀的庄重,表达了祭祀者对神灵的无限敬意。

尾联:惟德惟馨,尚兹克遍

尾联在对祭祀场景的描绘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主题。“惟德惟馨”强调,在祭祀过程中,祭祀者的德行和诚意才是最为重要的,它远比祭品的丰盛更为关键。只有心怀敬畏、品德高尚的人,才能真正得到神灵的认可。“尚兹克遍”则直接表达了祭祀者对神灵庇佑的祈求,希望神灵的恩泽能够遍及天下,让国家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这两句诗不仅传达出对神灵庇佑的强烈渴望,更体现了对德行和诚意的高度重视,使诗歌的思想内涵得到了升华。

总体赏析

这首诗围绕唐代祭祀场景展开,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唐代祭祀文化的庄重与严谨。在语言运用上,诗歌用词简洁而精准,如“夙夜”“宥密”“粢盛”等,既富有文化底蕴,又生动地描绘出祭祀的场景和氛围。在结构安排上,诗歌层次分明,从祭祀者的状态,到祭祀现场的陈设、乐舞,再到对祭祀意义的思考,层层递进,逻辑严谨。

从情感表达来看,诗歌自始至终都饱含着对神灵的敬畏、对祭祀仪式的虔诚以及对神灵庇佑的热切祈愿,情感真挚而深沉。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祭祀场景的生动刻画,不仅体现了唐代文化中浓厚的宗教信仰和对神灵的崇敬,更为后人研究唐代祭祀文化、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