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三十一章 争马斗秦公疾还

第三十一章 争马斗秦公疾还(1/2)

目录

王宣德急忙出到帐外。

不多时,他领着三四人从外进来。

却是高延霸、王君廓,及其他两人各自的一个部将。只见得他俩的这两个部将,横眉立目,斑斑血迹的衣甲上,犹留存着推搡的痕迹。问了乃知,系高、王两人的这两个部将在城中因为争夺战利品,起了争执。俩人分向高、王告状。高延霸、王君廓遂闹到了中军帅帐这里。

王君廓拜倒在地,叫冤说道:“大王,这匹马本是刘三先得,高柱国帐下的这位校尉,非要抢夺。他两人就争斗起来。臣怎敢与高柱国争东西?知了后,原已令刘三将这马送与高柱国。刘三这狗日的,贪图马好,竟是连臣的命令都不停了!都是臣管教不严,愿领大王责罚。”

高延霸啐了口,怒道:“甚么鸟马?大王,休说是一匹鸟马,便是千军万马,大王知小奴为人,小奴也不放在眼里。这马,却是郑四先得,刘三那厮横插一杠,还敢骂人!分明王君廓纵容他胡来。郑四忍无可忍,才动了手。小奴若有半分偏袒,猪狗不如!请大王明察!”

“甚么马?牵过来给我看看。”李善道说道。

马就在帐外。

便出帐外,李善道看之,只见那马毛色油亮,四蹄健壮,确非凡品。再看一看刘三、郑四,两人俱是面带伤痕,一个乌眼青,一个鼻下挂着血丝,显然如高延霸所说,两人果然是动了手了,且打得还挺激烈。李善道眉头微皱,说道:“一匹马而已,都是同袍,值得这般动手么?刘三、郑四,即刻向对方赔礼道歉,此事到此为止。今后若再因私事争斗,定不轻饶。延霸、君廓,你俩身为营将,宜以大局为重,该当严加约束部下,切勿再生事端。”

刘三、郑四虽有不甘,李善道命令下来,却也只得低头认错,互相赔了礼。

高延霸与王君廓对视一眼。高延霸气哼哼的,不肯低头。王君廓则做低伏小,当即表示服从,恭敬地说道:“臣谨遵大王教诲,以后定当严加管束,绝不再让此类小事烦扰大王。”

“这马,就归刘三。”李善道顿了下,又令张士贵,“另牵匹马来,给郑四。”

高延霸说这马是郑四先得,李善道却不信他的话。王君廓是后来投附,资历已不如高延霸,高延霸又是李善道的亲信爱将,王君廓肯定更不敢无理取闹,所以这匹马,必是刘三先得无疑。不过,既起争端,也不能只让这匹马给刘三,郑四、高延霸这边少不了亦得安抚一下。

张士贵领命,很快牵来一匹同样健壮的枣红马。

郑四偷觑高延霸神色,见高延霸没有阻他去取,就大起胆子,接住了缰绳。

李善道哈哈一笑,示意刘三、郑四上前,抓住他俩的手,用力一握,语重心长地说道:“同袍之间,不分彼此,以情为重。望你两人勿以此生隙,日后战场上,并肩杀敌,同建功业。”

刘三、郑四只是校尉。一团两百人,李善道军中现下校尉不知凡几。他两人就算是校尉中较为顶尖的一拨,以前也极少有与李善道说话的机会。这时,两人的手都被李善道紧紧握着,既是激动又是忐忑,忙不迭点头应是,暗誓定不负大王厚望,彼此间那点芥蒂顿时烟消云散。

“今日拔龙门城,君等激战,皆有功劳。赏赐明后日就颁下。你俩先回营休息。”

刘三、郑四恭顺应诺。

等他俩牵着马去后,李善道令高延霸、王君廓:“正在帐中议事,你两人也进来吧。”

……

诸人回到帐中。

李善道接着刚才的话头,再次问王宣德等,说道:“我贤兄、宋金刚等部现到了何处?”

“回禀大王,刘上柱国部前日刚打下沁源,分兵一部,以罗艺为将,西出上党,过霍山,入临汾郡,现进至到了岳阳、杨县。宋柱国部已拔乡县,榆社县献城降之,其部先锋北上,现已抵至平城周边,与刘武周部派在太原郡东部的兵马有了接触。”王宣德回答说道。

霍山,又名霍泰山,又名太岳山。这座山在后世的名气不大,但却是《周礼》记述的“冀州镇山”。开皇十四年,杨坚祭封天下四大镇山,分为东镇沂山、南镇会稽山、北镇闾山、冀州镇霍山。此山名在“四镇”之一,与“五岳”齐名。现之为上党郡与临汾郡北部郡界的分界线。——上党郡在临汾郡的东边,沁源县在上党郡的最西部,出沁源,向西穿过霍山,就是临汾郡地,北为霍邑,南为岳阳、杨县。霍邑、岳阳两县之名,皆是由此山而得。

平城,这个平城不是北魏中期的旧都平城。北魏的旧都平城,为后世之大同,位处在北边的马邑、雁门地界。此个平城,是开皇十六年新设之县,其地是从东边的和顺县析出,与和顺县相同,亦属太原郡。此县向南,不多远便是上党郡;向西北,百余里即榆次、晋阳等县。

如前所述,上党、临汾、太原等郡与李善道主力现所在之河东郡的位置分别是这样:河东郡向东是绛郡,绛郡北是临汾郡;临汾郡东是上党郡、向北是西河郡;上党、西河北是太原郡。

也就是说,刘黑闼部驻在沁源的主力兵马,现与李善道部主力,隔着临汾与绛两郡,这两个郡都是小郡,占地不大,沁源在东北、龙门在西南,相距约两三百里;而宋金刚部,无须多说,则已是进入到了太原郡的东部。当然,宋金刚部一定程度上,是“孤军深入”,其部距离李善道部主力,相比刘黑闼部,就远了一些,大约有个四五百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