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生财有大道(2/2)
那别小打小闹,别跟你似的,今天收购两斤鲫鱼,明天卖出五斤虾子,咱们来点牛逼的,直接把你两按在首辅的位置上,你给我们讲讲,国家的经济之学。
文章既然不难,陈凡稍稍构思便开始动笔,动笔前他转头看向一旁,只见沈彪神色严峻,正握着笔似乎在思考如何破题。
陈凡不再管他,而是动笔写道:
《传》者论理财之有要,得其要而常裕焉。
还是老规矩,破题中规中矩,但绝对不会出问题,不惊艳,胜在稳重,这是陈凡破题的传统艺能。
夫财生于勤,而匮于奢也;
先之以勤,而复继之以俭,财有不余裕哉?此谓之大道也。
钱怎么来的?肯定是勤俭节约来的,怎么没得?肯定是奢侈消费了啊。
你靠勤劳积攒了第一桶金,之后又各种勤俭节约,那你怎么可能家中没有余财呢?
先把道理给讲通,紧扣题旨。
“而所以广其利者,自有均平之大计,不必于任术也;而所以裕其蓄者,自有节制之宏规,财以生而聚患于不众也。”
“则以九赋任万民,驱游惰而农之,而不使之有余力,财以食而耗,病于不寡也;则以六计弊群吏,简俊乂而官之,而不使有冗员。”
……
唯图知国之当足,而以其私心与民争尺寸之利,夫是以所得之,不足以偿所失也。
到此,收束以毕,陈凡作此文一气呵成。
当他搁下笔来看向杨廷选时,杨廷选早就搓着手等候了。
“又能拜读文瑞雄文了!”杨廷选笑道。
陈凡在外人面前还是很给小杨面子的,他连忙避席,连道不敢。
杨廷选拿起陈凡的文章,口中轻声诵读了起来。
看完后,他叹了一口气:“职贡司会,九赋六计,理尤备此,则浑然两足以包之。”
一旁的焦训导是个老童生,平日里就干些约束学生的杂活儿,读书水平很是一般。
此刻他凑近张邦奇,好奇道:“县尊大人此评价到底是什么意思?教谕,你能听懂吗?”
张邦奇面色一黑,瞥了一眼焦训导:“我自然是听得懂的。”
“职贡司会,是职分与一种官名,九赋是古代赋税,六计是古代考察官吏的六项标准。”
焦训导竖起大拇指小声奉承道:“要不您才做得教谕呢,我读书不成,却只能当个训导,那张教谕,扬大人
张邦奇转过头,缓缓眯着眼看向下首,朝那人招了招手。
一名刚刚被降一等的廪生怯生生走了过来。
“你来解释一下【理尤备此,则浑然两足以包之】是什么意思?”
“学,学老师,我,我听不懂!”该生垂头丧气,没想到刚被降等,在学老师的考察中又接着败北,自己真是废物。
“夸人都听不懂,你被我降一等,你还有怨言吗?”
那生连连拱手:“不敢不敢!”
“哼,去吧。”
焦训导刚想开口再问。
张邦奇瞪着他:“少说两句,那沈彪也交卷了。”
焦训导看着老例监:“这人真是好不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