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 第247章 告衣巾

第247章 告衣巾(1/2)

目录

理尤备此,则浑然两足以包之。

《朱子类语》有曰:理备于经。

意思就是指,这个人的文章义理阐释已经完全契合四书五经中所述的圣贤之道。

又如《大学珩义补》中所言:理到之言,无所不赅。

这句话的后半句“则浑然两足以包之”说的是陈凡的文章结构圆满(浑然两足),在思想结构上,起承转合八比俱全,符合“冒、原、讲、证、结”这五段法度。

“包之”则是包络古今,经纬天地之意。

可以说,杨廷选对于陈凡这篇《生财有大道》一文,已经是褒奖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

这倒不是小杨跟陈凡关系那啥,而是陈凡这文是真的好,“造化赋形,支体必双”谈不上,但放在南直的生员、举人中,这文章亦可登堂入室了。

杨廷选的话并没有避着另一名考生。

沈彪听到这话,脸色苍白,握着笔的手,手心里全都是汗,就连抓握的笔杆,此刻都已经变得滑腻无比。

但他依然不愿放弃,屏息凝神,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埋着头又写了起来。

到这会,就连杨廷选都有点高看这厌物两眼了。

在杨廷选的心中,能跟陈凡比试文章的人,恐怕只有进士、翰林才有这个资格。

自己已然评价了陈凡的文章,对方依然能咬牙坚持,不肯放弃,这说明沈彪此人虽然自甘下贱,行那商贾之事,但到底于学业一道,还是有恒心的。

终于,沈彪的文章也写完了。

当他交到杨廷选手里时,杨廷选并没有再向之前那般疾言厉色,而是淡淡接过对方的文章,这态度的转变,反而让沈彪心中更加忐忑。

“王者足国之道,自其所以裕民者得之也。”

跟陈凡一样,沈彪的破题也很谨慎,并没有为了吸引眼球而破出什么出格之言。

夫务本而节用,皆所以为裕民也。

以此生财,而财不可以胜用矣。

其道不亦大乎?

且夫财之为用,上关国计,而下系名声,是故不可聚也,而亦不可不理也。

……

杨廷选看着手中的文章,心情有点复杂。

这篇文章浅白上口,就算仅仅识字之人也能看懂。

它不像陈凡的文章,每一句都能紧扣题旨,然后结合经义与《注疏》进而阐发。

但陈凡是什么人?

那是妖孽啊。

天下有多少读书人,在做秀才的时候就能写出文瑞那般的文章。

大多数士子文章的水平也就跟沈彪差不多了。

甚至沈彪的文章还稍稍胜过普通生员一筹。

由此可见,沈彪绝不是那种沉迷商事,钻研钱财之人,身为廪生的他,还是注意自己的学养的。

张邦奇没有看到文章,于是凑上前来好奇道:“县尊,此文如何?”

杨廷选虽然讨厌沈彪,但不愿说谎,于是沉着脸道:“扼定章意,句字皆有筋脉。”

众人一听,这评语不错啊。

虽然与陈凡文章的评语相比,那肯定是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但生员能在官学中获得地方官、大宗师这样的评语,那要是放在平日,可都是要赏银的。

大多数生员的评语都是“文理欠佳,须放回细细堪磨”云云。

可是……

相比陈凡而言,沈彪的文章可是差了不止一筹。

沈彪当然知道自己已然落败,他手里拿着陈凡的文章,胸腔里的那颗心脏不断下沉,脸色也逐渐灰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