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君廓面责柏壁拔(2/2)
柏壁城外的汉军正是王伏宝、薛万彻两部,以及奉命相助王、薛攻城的黄君汉部。便在李善道所部汉军主力在龙门城外筑营之际,柏壁这厢鼓声震地,烽烟四起,攻战正酣。
护城河早被填平。
今日,是攻王伏宝、薛万彻、黄君汉三部攻柏壁的第三天。
前两天的攻势,都没能杀上城头。
可经过前两天日夜不停的消耗,柏壁城内的唐军守卒只两千人,昼夜不息,体力已渐不支,滚石、滚油、金汁等防守物资也渐已匮乏,能够很明显地感到城墙上的反击力度大不如前。
黄君汉在后阵的中军指挥调度,王伏宝负责城西的攻势,薛万彻负责城北的主攻。
薛万彻营的部曲,大都是薛世雄部的旧部精锐,多为久经操练的老卒,装备亦精良。四架云梯靠在城头,每座云梯边各有两团将士攀登。不断催促进战的鼓声中,四架云梯上布满士卒,奋勇而上。后边不远,护城河外侧,薛万彻的将旗高高竖立,旗后是列阵待进的两千后备队。
勒紧了玄甲上的护心镜,薛万彻立在旗下,望着百余步外,高逾两丈的柏壁城的夯土墙。
城墙上,箭矢如雨,飞石推下,拍杆横扫,擂木砸击,滚油、金汁等不断倾倒。四架云梯上的薛部将士,几乎每隔片刻就有伤亡,轻的还能自己退下云梯,重的从半空跌落。但是,严厉的军纪和丰厚的赏赐支撑着他们,伤亡尽管不小,无人退缩,前仆后继,杀声盈耳。
转看城下,血迹斑斑,残肢断臂随处可见。
薛万彻调整好了护心镜,紧盯着城头,默算攻城节奏。今天的攻城,是从天刚亮时就打响了,打到现下,已是持续地攻了多半天。城头上的唐军守卒已经换过两批。根据前两天攻城的经验,这个时候,是守军的防守力量最为薄弱之时。他沉住气,又观望了一会儿攻守的态势。
确如前两天相同,守军已显疲态,箭矢稀疏,滚油、金汁也明显减少,操作擂木、拍杆的守卒因为疲惫,动作变得迟缓,配合不再默契。
到了总攻的时刻了!
薛万彻接过亲兵递来的酒囊,仰头猛灌一口,酒液顺着嘴角溢出,他回顾大喝:“酒!”
备战在后的两千将士中,出列五百甲士,齐齐举起酒碗,一饮而尽,酒香四溢。
“报黄公,请他观俺破城!儿郎们,守卒气力已衰,克取柏壁,就在今日!从俺攻城,先登者赏,怯进者斩!”薛万彻扔下酒囊,反手抽出横刀,刀光如雪,直指城头,厉声喝令。
五百甲士轰然应诺,铁甲铿锵,跟从着他,如潮水般涌向云梯。
薛万彻一马当先,选择了第三架云梯攀附,——第三架、第二架云梯位处在柏壁北城墙的较为中间部位,从这两架云梯攀上城头,可迅速控制城墙要害,切断东西两侧守军的联系。
五百甲士分作五队。
各一队接管一架云梯,余下一队与原先攀附云梯的士卒汇合,列於四座云梯近处,只等城头突破口出现,便迅速跟进。——又护城河外的剩下薛部将士亦列阵推进,随时准备支援。
黄君汉已得禀报,后边数里外的中军阵中,激昂的鼓声、号角声响起!
冒着城头射下的箭矢,避开倒下的滚油等物、横扫而到的拍杆,薛万彻身披两层重甲,然咬着横刀,手足并用,动作矫健,步步攀升。当真勇将出马,不同凡响,其身姿如猛虎出山,气势逼人。连着两天多,没能被攀到的城头,终於有望突破,被他逐渐接近!
城头守军见状,惊惧交加,在军吏的喝促下,聚拢防御,箭矢向着薛万彻攒射。
薛万彻依仗甲厚且精,不避不闪,“噼噼啪啪”之声不绝,箭矢或不能射入其甲,或至多射入甲缝。随他攀附第三架云梯的百人甲士,紧随其后,士气如虹。
好像过了很长时间,又似乎只是一瞬,城下将士们屏息望中,薛万彻逼近了城垛!他取刀在手,一记猛力挥砍,斩断了守卒刺来的长矛,踏上了城头!汉军士气大振,呐喊声震天动地。
“贼厮看刀!”薛万彻单手持刀劈落,正砍在一个守军校尉的矛上。
火星四溅中,这守军校尉持矛不稳,掉落在地。
薛万彻追撵数步,一刀将这校尉砍翻。
横刀向外扫打,逼退了试图靠近的守卒。乱箭擦着薛万彻的耳际飞过,一瓢滚油泼在了他的甲上。薛万彻大呼叫道:“可知得汾阴薛万彻乎?”赶将上去,竟於一众守卒丛中,将倒滚油的这守卒劈死。只见他甲上箭如猬集,油痕斑驳,愈显威猛。守卒胆寒生畏,阵脚大乱!
薛万彻将随身携带的铁锏抽出,刀、锏共使,左砸右砍,连杀数人,突破口愈发明显。
跟着他攀爬的甲士们,接二连三地冲上了城头!
城下、城外主阵,传来山呼海啸的将士呼喊:“薛将军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