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文豪1978 > 第631章 奈飞上线

第631章 奈飞上线(1/2)

目录

1996年的好莱坞如日中天,不仅主宰了北美电影市场,更在全世界范围内攻城略地无坚不摧,影响力巨大。

索尼影业、林氏影业、米高梅影业和新线影业的新闻发布会如同在好莱坞投下了一颗震撼弹,其它大公司还未做好准备迎接新的产业时,就被这个消息震了个七荤八素。

对于这些大公司来说,新的产业最好是由他们来掌握,再不济也应该是让别人主动上门求合作,这样他们就可以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可这一次他们却失算了。

索尼影业在吞并了哥伦比亚影业后已经踏身为好莱坞「上三常」,林氏影业这几年风头正劲,横跨东西半球,好莱坞许多人已经在私下将其称之为「第七大」。

米高梅影业在八十年代以后就已经跌落凡尘,但在美国电影市场仍保有6%的市场份额。

新线影业在好莱坞一直是二流电影公司,不过它主打独立制片,实力也不容小。

这四家电影公司联合在一起,说占了好莱坞半壁江山有点夸张了,但也足以撼动整个好莱坞了。

要知道像支持新的技术标准这种事,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就看有没有人能打响第一枪。

有了出头鸟,大家都怕被别人落下、被淘汰,原本的铁幕自然而然就会从内部瓦解。

四家影业公司的新闻发布会开完之后,好莱坞其余几大公司内部一片慌乱,纷纷商讨是否要跟进支持DVD标准。

而在这个时候,索尼和东芝所生产的第一批DVD播放器已经在日本开启了预售,美国市场的5个试销城市也已经确定,分别是芝加哥、达拉斯、洛杉矶、西雅图和华盛顿。

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DVD播放器的上游生产、销售渠道打开了通道,DVD录像带的下游内容支持也有了眉目虽然还达不到全面的贯通,但也足以让DVD产业在初期打开局面了。

所有产业相关的电影、唱片、游戏公司都感受到一股新浪潮到即将到来。

两周之后,拥有A&M、Motown及lsnd唱片公司,以及Polydor、LondonPhilips等厂牌的知名唱片公司宝丽金宣布支持DVD标准。

此消息一出,对包括好莱坞几大公司在内的欧美影视娱乐行业震动更大。

因为众所周知,索尼影业是林氏影业的股东之一。

在外界看来,半个月前索尼、林氏、米高梅、新线所组成的联合阵营实际上就是索尼影业牵头。

自家人支持自家人,这无可厚非。

但宝丽金加入DVD阵营,情况就不同了。

它是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唱片公司之一,有了宝丽金的加入,也就意味着DVD标准阵营拿下了音乐领域的准入证,继电影领域之后再下一城。

DVD标准阵营崛起的势头出人意料的快!

如此迅速变化的产业格局,让身在其中的每一家公司都感到了焦虑和纠结,许多公司内部关于是否加入支持DVD标准的讨论声也变得越来越大。

而就在这样的讨论声中,硅谷帕洛阿托大学路165号的米黄色小楼内,一家名叫FLIX的网站即将上线。

要经营一家以录像带线上销售、租赁为业务的网站说起来很容易,但操作起来有太多需要做的事了。

好在陶玉书是个通情达理的老板,不仅给了马克·伦道夫等人足够的时间,也给了他们足够的投资和试错成本。

1996年6月18日,是奈飞网站正式上线的日子。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采购了600部电影、20部纪录片、45部演唱会、音乐会,共计65000张DVD录像带的库存,而这已经是市面上能买到的所有种类的DVD录像带了。

新生的DVD录像带在存量种类上远远无法与VHS录像带相提并论,但它也有它的好处,

轻薄的体积和相较而言低廉的采购价格,这两个好处简直是天生为奈飞打造的。

奈飞上线的这天早晨,陶玉书起得很早,4点就醒了,林朝阳还在睡梦中,她悄悄的穿上拖鞋,走出卧室后随手把门关上。

她来到厨房给自己煮好了咖啡,又做了两份三明治。

穆赫兰道的房子哪里都好,就是厨房完全是西式的,弄中餐很费事,夫妻俩又没带保姆来,所以每天早餐都是对付吃。

嚼着冰冷的三明治时,陶玉书想着回头应该给这套房子配备点工作人员了。

她将咖啡壶里仅剩的半杯咖啡喝掉,也没打算给林朝阳留,林朝阳更愿意喝茶。

出了门,黑色的奔驰已经等在院门口。

上车后,陶玉书闭上了眼晴,脑海中回顾着这一年来为了奈飞所做的所有谋划。

这段时间以来DVD标准的推广看起来形势大好,不管是软件、硬件都一切顺利,但陶玉书的依旧难以轻松下来。

她想到了当年刚刚开创林氏影业的时候,那些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的日子。

陶玉书的压力来自于未知,哪怕DVD标准的推广一切顺利,但没人知道DVD是否会大获成功。

也没人知道倘若它以后真的能够火起来,又会以何种方式进行运作。

它会是主要用于电影的格式标准吗?它适合听音乐、玩游戏吗?大家愿意用DVD的五声道在家庭影院观看电影,还是更喜欢到电影院欣赏大银幕?

所有一切都是未知数。

更何况VHS录像带依旧盛行,并且早已覆盖了影史、音乐甚至是教育行业的方方面面,怎么会有人无端采购一批新兴产品呢?

陶玉书从来不会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她有多么了不起,她也是个平凡人,面对可能的失败和挫折一样会担忧。

她将目光投向窗外,6月的洛杉矶到处都是大丝葵的身影。她今天之所以起的这么早,就是为了前往硅谷参加奈飞的上线日。

上午9点出头,黑色奔驰停在帕罗阿托大学路的米黄色小楼前。

陶玉书顺着楼梯上到二楼,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看起来大家都准备就绪了!」

二楼四百多平的办公面积里,现在只坐了三十名员工,显得空荡荡的,这其中还有大半是负责线上书店FutureFantasy的员工。

员工们见到陶玉书,脸上露出既紧张又兴奋的表情。

大家都知道,他们等了一年的时间,为得就是今天。

打过招呼,陶玉书还是照例给大家开了个例会,没有任何的指挥、说教,全部是打鸡血、撒鸡汤、画大饼。

当了这么多年老板,这些事她得心应手。

例会结束,陶玉书看了一眼手表,对马克·伦道夫说:「5分钟后记者的电话会陆续进来,你准备好。」

早在一个多月前,陶玉书就已经为奈飞安排好了上线后的媒体宣传工作。

以林氏影业的影响力,完全可以让奈飞一上线就出大名,但陶玉书并没有那么做,只是安排了一些本地媒体的采访。

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点一点做。

马克·伦道夫听到这话有些紧张,他创业十多年总共也没接受过几次采访,这次还提前准备了稿子,让自己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能够听起来尽量自然一点。

「当然,我们奈飞是全美第一家线上DVD租赁店,这是跨时代的伟大发明。」

「每一位DVD爱好者、电影爱好者、音乐爱好者,无论他住在哪里,无论他住得离音像店多远,现在都可以购买或租赁市面上有的任何一部DVD录像带。」

「VNS录像带即将成为过去式,轻薄、低价的DVD录像带将会颠覆影视行业。」

「无须驾车前往、无须寻找停车位、无须排队等候,甚至连归还也更加便捷。」

「我们从不打烊,7*24小时全天候服务每一位客户。」

林朝阳以前经常说,老美吹牛是有一套的,陶玉书现在也不得不承认这件事。

马克·伦道夫看起来多厚道的一个人啊,在电话里跟记者聊天的时候都快把牛皮吹上天了。

大半个小时里,马克·伦道夫接受了《洛杉矶时报》《旧金山纪事报》《圣克鲁斯哨兵报》三家媒体的采访。

刚结束了采访,他就迫不及待的冲到工程师埃里克的电脑前。

网站10点上线,他接受完采访刚刚10点02分。

「来了!来了!」埃里克叫了一声。

奈飞为用户创建了自动确认邮件功能,客户下单后通过电子邮件自动确认付款和发货信息。

10点03分,奈飞的第一个订单来了,站在埃里克背后的众人都忍不住欢呼了一声。

陶玉书仔细看了一眼订单信息,发现是购买订单,心中微微有些失望。

她对奈飞的寄望是这家网站能够横扫美国录像带租赁市场,至于录像带售卖,市场还是小了点。

过去大半年时间里,奈飞的几个工程师一直都泡在论坛上,拉拢了不少美国的技术宅,这些人都盼着奈飞早日上线呢。

当然,除此之外,奈飞也在加州本地做了不少广告,花费了超过10万美元。

对于一家初创公司来说,这样的宣传攻势已经算得上是大手笔了。

「我们的第一张订单是Jack的《醉拳》!」埃里克兴奋的说。

「明天我会让人做一张24K纯金的《醉拳》DVD送到公司。」

陶玉书说完这句话,众人又是一阵欢呼。

这是前几天陶玉书跟众人说的玩笑话,她说会把网站上线后第一部出售或者租赁出去的电影做成金DVD。

就在众人欢呼声还未落下时,象征着订单的铃声再次响起,与此同时,电脑屏幕上等待队列中又多了3个人。

马克·伦道夫这才想起了什么,慌忙道:「赶紧打印订单,包装扫描出库。」

有了经营线上书店FutureFantasy的经验,奈飞员工们对于线上购物的流程早已烂熟于心。

订单确认、信用卡授权、订单打印、包装、扫描、装箱出库一系列的流程不到10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