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截胡保时捷,智驾布局布局(2/2)
特斯拉odels作为纯电车,感应电机,远不如星逸s5纯电版的永磁电机。
至于和增程版作对比,就更没有可比性了。
同样70万的售价,odels380公里续航,362马力,后驱单感应电机,星逸s5增程能做到1380公里续航,570马力,四驱双永磁电机,甚至上激光雷达!
双方根本没得比!
特斯拉唯一的半点优势,也只有辅助驾驶auilot1.0。
但可惜,auilot1.0很不成熟,算力低,还得钱购买auilot套装。
为数不多的辅助驾驶功能,也很不成熟。
比如自适应巡航,自动调整车速,保持安全距离,但无法识别静态障碍物,一旦前面出车祸,或者遇到公路维护,那完了。需要驾驶员全面监控才行。
还有车道居中,也需要驾驶员全面监控,手不能离开方向盘。
至于自动变道,不仅只能在高速用,还无法自主判断变道时机,需要手动确认。
只是我都人工判断变道时机,手动确认变道了,还要你辅助什么
说白了,这功能还不如没有。
唯一有点用的也就是自动紧急制动aeb和自动泊车,而且auilot1.0的自动泊车也很慢,效果也一般。
可以说,auilot1.0辅助驾驶和没有,没什么区别。
星逸科技的智驾,也在研发测试中。
进展和特斯拉的auilot1.0差不多,不过不同的是,这种不成熟的智驾,王逸压根不会推出。
一旦推出了,反而是找事!
为此,王逸决定,将星逸汽车的智驾1.0拆分开来,拆分成自动紧急制动aeb和自动泊车。
重点把自动泊车做好了,就赢了。
至于noa自动变道这些功能,做不完美之前,还不如不推出。
舆论很重要,一旦星逸科技推出不成熟的智驾,到时候出了事,那麻烦大了。
还是稳着来好。
而且在2015年整noa智驾,实在是有点难。
王逸看向邹泽峰:“智驾的研发,很不给力,非常不成熟,按照这样的进度,明年发布的时候,根本没法发布。”
邹泽峰点点头:“董事长,接下来我们会全面加紧测试,全面加速智驾的研发。”
“嗯,特斯拉今年第三季度就会推出auilot1.0,推出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自动泊车。”
“今年第三季度就推出!”邹泽峰感受到了极大的危机:
“好,我让智驾部门立军令状,明年第二季度,咱们的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也要上线,并且做得比特斯拉更好!”
“可以!”王逸并不反对。
智驾的发展过程,注定是漫长的。
这年头,能够实现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至于自动变道(noa),那难度太大。
要么视觉方案,要么激光雷达,而且还得是128线的激光雷达。
64线的激光雷达只能实现基础的高速noa,想要做到全场景高速noa,需要搭配视觉方案。
只是这年头64线的激光雷达,就要50万人民币一颗,成本太高,特斯拉都用不起。
因此,2017年特斯拉推出auilot2.0,也是视觉方案,实现了真正的自动变道。
至于auilot1.0的自动变道,纯属摆设,根本无法判断变道时机,都需要驾驶人员确认,和没有一个样。
最主要的,就是auilot1.0的硬件不给力,做不到自动变道。
“对了,咱们的激光雷达研发的怎么样了”王逸想起这事。
新能源汽车什么时候销量大爆,关键还是智能驾驶的进度。
不说七八年后的很成熟的无图城市领航,即便是支持自动变道的高速noa、城市noa就很不错了,就能让销量大爆。
而noa和无图领航实现的基础,除了算法,还有激光雷达的突破!
邹泽峰有些无奈:“董事长,目前64线的激光雷达已经研发成功,虽然采用半固态方案,成本做到了十万一颗,但还是很高,离着您要求的1万一颗,还差得很远。”
“成本十万一颗,性能怎么样”
“64线激光雷达,性能很不错,用于自动泊车,车道保持,都没问题。若是天气好,高速noa理论上也没问题,但天气不好的时候,就不行了。不过成本高是个大问题。”
王逸点点头:“全场景的noa至少需要128线激光雷达,或者等效128线的激光雷达。但128线激光雷达研发难度大,成本更高,需要大量的时间降低成本。”
“所以接下来几年,咱们的智驾方案,只能是64线激光雷达+视觉方案。”
王逸记得,智驾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一个阶段就是当下到2017年,辅助驾驶刚开始商用,主要功能就是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
第二个阶段是2017-2020年,出现了自动变道noa,主要是视觉方案为主,但效果一般。
第三个阶段,则是2021年后,华为ads,特斯拉fsd,小鹏xngp,实现了无图智驾。
到这一阶段,智驾才算是真的站起来了。
其中华为ads、小鹏xngp的激光雷达方案,都需要128线激光雷达或者等效128线激光雷达。
特斯拉fsd的视觉方案,对于算法,数据闭环和算力要求极高。
王逸想要全面击败特斯拉,只能在特斯拉推出fsd之前,推出无图智驾。
但无图智驾的128线激光雷达短期内很难做到成本极低,就只能采用64位激光雷达+视觉方案。
只有这样,才有希望在2020年之前推出无图智驾,做到全球第一!
道阻且长啊!
“董事长,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目前做的试验车,有搭载64线激光雷达的智驾版本,也有无激光雷达的普通版本。那咱们明年最先上市的星逸汽车s5,要推出哪个版本要不要搭载64线激光雷达”
邹泽峰又问出一个关键问题:“这两个版本,单是激光雷达就差着10万的成本!”
“这是个核心问题。”
王逸思索了一会,道:“成本很重要,售价也很重要。”
“这样,咱们不做选择,把选择权交给消费者。”
“明年的星逸汽车s5增程版,做成三个版本!
标准版,30kwh的电池+增程,无智驾套件,售价40万起。
旗舰版,40kwh的电池+增程,无智驾套件,售价50万起。
智驾版,40kwh的电池+增程+智驾套件(64线半固态激光雷达+6颗高清摄像头+算力芯片!售价70万起!)”
星逸s5的这一套智驾版,成本增加15万左右,但智驾能力非常强大。
不仅可以实现自适应循环,自动泊车,车道保持,后续还能推送实现高速noa甚至城市noa!
相当于特斯拉2020年的水平。
特斯拉2020年才开始测试fsd,那才超越了星逸s5智驾版。
可以说,星逸s5的智驾,比起特斯拉auilot1.0晚了一年,但性能超越auilot2.0!
“智驾版多测试,功能可以一个接一个的ota推送上线,但一定要稳!”王逸强调道:
“明年智驾版本先推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年底推自动泊车,后年再推高速noa!”
智驾发展,王逸准备四步走:
明年2015年,先实现基础的辅助驾驶,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
2016年,借助64线激光雷达+视觉方案,实现高速noa。
2017年,借助64线激光雷达+视觉方案,实现城区noa。
2020年前,借助64线激光雷达+视觉方案,或者128线纯激光雷达,实现无图领航!
四步走,一步步来!
只要能实现,那noa和无图领航都领先特斯拉两三年,做到全球第一。
至于说智驾版本卖到70万起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配置和后续升级前景在那放着,成本就是高。
当然,几年后智驾版销量高了,64线激光雷达成本低了,后续改款,也会推出四五十万的智驾版本。
但在2015年这不现实。
单是激光雷达等智驾套件成本,就要十几万了。
有了王逸的指示,星逸汽车立即开始了紧急会议,按照王逸的要求,全面调整方向。
明年上半年,先主推星逸s5增程轿车,纯电轿车同步推出。
年中或者下半年,根据市场销量和产能,再推星逸x5增程suv,纯电suv。
星逸科技在手机领域,已经少有对手,明年势必杀入新能源领域,去和特斯拉正面竞争。
晚上,王逸和宋思凝离开星逸汽车总部,回到了宋思凝的家。
“看,我在魔都买的房子,环境还不错吧!”宋思凝拉着王逸走进门。
作为星逸汽车总裁,星逸科技东部中心总裁,宋思凝今后将长居魔都,索性在魔都买了一套房子。
“很温馨,很有格调!”王逸环视四周,200平左右的大平层,离着星逸汽车总部很近,环境也很好,地段也很不错。
只能说,宋思凝有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