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读书(1/1)
第四十五章读书
小半日功夫,宫中不再有甲骨兵出来。www.126shu.com而这时众修士与妖族已到宫门前,看着城墙巨大的石块闪耀着黄色的光芒,金黄色的大门上面鎏银绘画着一头展翅欲飞,引颈啼空的九头怪鸟。静默了片刻,便轰然地涌入地宫。
入目一片高耸的树林,树皮呈现出黑沉沉的铁锈色。铁木榕林,此树的树皮可制成软甲,抵住世间普通刀剑的砍杀。在世俗界不能修仙的武士可谓珍贵之物。
丁岳带领自己的灵兽,将金鳞抱在肩头。无语和渡世分别走在身侧。刚才一进入宫殿大门,黄圣灵便带着流云派弟子率先离去,而西门彩衣紧跟着也与三大家族的人离开。临别时丁岳在二女的眼神下,自然又拿出几瓶丹药相送。黄翁拍了拍他的肩膀,凝视着丁岳片刻后才迈步行去。只是让丁岳觉得黄翁看自己的目光与往时不同。
行走在林间,几人皆沉默不语。突然无语开口了。“丁哥,你好像能预知飘移空间的危险?”“我身上有这空间的一位原著居民,他是一器灵。”丁岳真实相告。“嗯,丁哥还是拿我当朋友。我修炼的‘佛心通’可感觉的到你心间的波动,”“能否见它一次,器灵还未曾见识过。”渡世期望地说道。
小环飘出丁镇的胸前,圆环上的光辉伸缩不定。“你们两个小和尚一个‘佛灵体’。一个百世轮回的‘佛心不灭’。”小环说完,立即回到丁岳胸前的玉牌。留下惊愕的二人。渡世惊愕是生平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器灵,而无语则是第二次闻知自己竟是百世轮回的“佛心不灭”。第一次是随师父大静禅师在西域‘灵悟山’一位即将坐化的高僧口中所听。不料第二次竟从一个器灵口中说出。
一路行进,丁岳发现从与黄圣灵和西门彩衣等人分离后。这一路行来却不见一人,在这林荫大道只有自己这一行人。上万修士与妖兽似乎一下子便散落在地宫。似是知道丁岳心中所想,无语道:“丁哥,我们慢悠悠地步行。其他人早已施展轻身术奔向前方了。”
丁岳一拍额头,自嘲道:“走路也是一种修行。我自己的想法。倒忘记了他人的思想。”几人边行边聊天,约莫一个时辰,走出树林。
出了林荫,视线内出现了抬头望不到顶的一层层台阶。心间与小环言语了几句,丁岳登上台阶,一步一个台阶地跨步向上行进。心中默数着台阶的层数,一共九百九十九步台阶。等丁镇登上阶顶,放眼望去是一片空旷的广场,中间竖立着十几面高大的石碑。呈拱形半围住一座高出地面丈余的圆台。
待走近,十几面石碑上光芒闪动。浮出文字,丁岳用心扫过。转头对无语和渡世道:“你们去‘宝相阁’吧。小环说在哪里有一件佛门宝物,至于能否得到就看你们的造化了。”“另外,她告诫你们字便是“宝相阁”。圆台上光芒闪耀,无语和渡世已消失不见。
待两人消失于圆台,丁岳心中对小环道:“我想先去‘藏书楼’看看,而后再寻找能孵化三个蛋的宝物。”“那你小心,以前我自己不敢进入其中。也不能,因为楼外有一层结界。现在躲在你胸前的这块灵玉内便可随你入内。”小环应声。
丁岳与风小妖等跃上圆台,向一座石碑射入一把中品元石,瞬间便消失。待他们离去后半晌,突人声鼎沸乌泱的一群群修士才出现在台阶下。欲速则不达,丁岳一行漫步走林荫大道,既无危险也无妖兽拦路。反而第一个到达,已占先机。
一座三层石楼,古朴而不失典雅。楼门上方闪烁着“藏书楼”三字,丁岳走上几层石阶,伸手去推雕刻着一头九头怪蛇的楼门,光芒一闪,弹开他的手臂,紧接着一团黑色。放下的瞬间便同样消失。丁岳捏一捏发涩的眼角,突灵光一闪,“这里的书籍能否用玉简复印。”立刻试一试,却悲哀地发现,不可以。只好站起身,围着桌子转了几圈。活动了一下身躯,再次落座拿起另一本书册。
“驭鬼神决”。看着书名,丁岳眨眨眼,翻开书皮观看简介。片刻,他自语道:“不错,修炼成功,便可驱驭万鬼。黄圣灵修炼此神诀正合适,先记下,以后抄写出来。赠与她,已报吓走山魈之情。”由此想法,酌一字一句地认真研读。
算算时间,丁岳在藏书阁中已呆了十余日。待他读完“驭鬼神决”。桌面上再无数字出现。想来每人只有两次的机会。
丁岳走到圆柱前,迈步进入。身躯上移,向第三层升去。据小环说,第三层似乎在平时有元气波动,她的感知里面好像存在着一丝灵魂。
第三层,丁岳睁目见自己身处房门内。入眸一案置于矮榻上,香炉烟雾弥漫。略微有些熏眼。不由一合眼睑,待再次睁亮眸子。心头猛地一沉,一位儒生打扮的中年人兀突出现,端坐在几案后。惊恐之余,汗毛竖立。神识扫过,却惊奇地发现空无一物。
“一具灵魂体而已。不必惶恐。”小环言毕,竟擅自飘出丁岳的玉佩。“你便是几次前来探查的那个器灵?”中年儒生问道。“我没有恶意,只是想离开空间。你是这座飘移空间的主人,所以想求助于你。”小环诚恳道。
“我不是这里的主人,而是他的一部分灵魂。而这里现在的主人是他的另一部分灵魂。”中年人说完,使人感到语气中有着那么一丝无奈。听他又言道:“真正这片空间的主人‘九灵圣祖’早已离开这个界面,可他留下了一具分身,在无数年前,分身被一位大修士强行破开空间后镇压。而我便是分身的善念,此间现在的主人就是分身的恶念。我被恶念封闭于此地。无法出去,更无法阻止他的行为。”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