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你们对王司徒的力量一无所知!(2/2)
其二“我大魏带甲百万,良将三千。”
曹魏的实力远远超过蜀汉,诸葛亮是以弱攻强,以寡击众,就算你浑身是铁,能撵几颗钉
既然王朝轮流凉是常态,而曹魏的国力压倒蜀汉,那你汉有什么不凉的理由
由此得出一个结论
“今公蕴大才,抱大器,自欲比于管、乐,何不仿伊尹、周公,故强欲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耶岂不闻古人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说白了就是,丫的,你诸葛村夫,在以一己之力逆天改命,迟早药丸。
无论演义也好,正史也罢,都有这调调儿。
连笔杆子都有共识,大头兵听了自然觉得是金玉良言。
当然,站在诸葛亮的立场,有很多点可以反驳,但大敌当前,军心乱了,还容得你文绉绉得对方辩友存在以下问题
所以,武侯诸葛亮的问题不在于驳倒王朗,而在于如何迅速挽回士气。
你以为这是场辩论赛
错,这就是场讨敌骂战
本着稳、准、狠的立场,村夫一动手就是杀招
只见孔明在车上大笑曰吾以汝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言也
此言一出,就基本是因果律武器,直接锁定胜局。
王司徒忽略了一点他变节者的身份
有些话虽然有道理,但分谁说。
譬如宣讲精忠报国,好事不好事
但如果宣讲精忠报国的人是秦桧,这恐怕就坏了菜了
对于三国时代,包括无论是史书作者陈寿所处的魏晋时代,还是演义作者罗贯中的元明之际的社会舆论而言。
忠义是为人之本,食君之禄,死君之事,这是当时社会的政治正确。
如同现在的人道主义和爱国主义,谁批了这个逆鳞,一定千夫所指。
王司徒干的事,就好比南京汪先生跑前线宣讲。
说你们中国军队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不管他说得对不对,只要指明了狗汉奸的身份,自然可以激起己方同仇敌忾之气。
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
面对村夫一连串的精确打击,王司徒完无还手之力。
既不能赖账这是事实。
也不能反驳忠义是政治正确。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甚至大庭广众之下,大都督曹真等人都没法递梯子你敢说不忠不义无所谓
于是乎王司徒只能选择狗带了。
蜀军的士气问题不存在的。
这出舌战给后人的经验便是请闹明白你是来干嘛的。
如果看了这段的第一感觉是如何驳倒王司徒,你还需要跟着诸葛丞相好好学习。
听了郭彩洁的剖析。
王朗默默然。
此后,再也未提祁山舌战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