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中枢之人果然了不起(上)(1/1)
<content>
别人见自己的时候都是战战兢兢,态度恭敬,这个周楠竟如今大胆端详自己。顾言心中不喜,冷淡地问:“周楠,你又有什么广东公务找我,老夫甚觉奇怪。你不过是道录司右正,广东那边与你何干?”
周楠道:“学生前一阵子随侍君王,广东那边的事情,还有恩师出人粤闽总督兼巡广西的事情还是知道一些的。在此,先恭喜恩师步步高升,前程似锦。其次,恩师这次去广东上任,只怕不会一帆风顺,学生愿助恩师一臂之力。”他知道自己时间不多,索性直奔主题,以免罗嗦半天,顾言心中不耐把自己给撵了。
闻言,顾言以为周楠是讽刺自己,面色不禁一沉。是的,表面上看来他从户部郎中职位上被提拔为粤闽总督,兼巡广西,简直就是破格提拔。督抚是什么,那可是正二品的封疆大吏。对文官来说,可说已经是走到职业生涯的顶点,再进一步就是出任六部尚书甚至内阁辅臣。
当然,这需要天大的机遇。整个中央,部院大臣和内阁相爷加一起也才二十多人,顾言也不会有这样的幻想。
官员出任巡抚或者总督,一般都会挂个尚书头衔或者都御史,将品级先拿上去。但他这次却怪,竟没有任何荣誉头衔。而且,巡抚广西也只是个兼代,粤闽总督马上就要裁撤。
这事说穿了,朝廷派他上任就是去救彪做乱一事。”
“以安置李文彪部名义开矿?”顾言眼睛大亮,赞道:“妙,太妙!”
明朝的广东地区经过两千多开发,珠江三角洲乃是鱼米之乡,自然富饶。可粤北、粤东北却极为贫困。和平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上游、粤赣边境的九连山区,更是穷山恶水之所在。
这些年,倭寇连连入侵,和平做为前线,百姓负担沉重,终于忍不住裹胁了流民揭竿而起。
他们在和平一乡绅李问彪的率领下攻州掠县,声势极大。
明朝卫所制已然糜烂,广东的军队自然会被这些剽悍的农民军按在地上摩擦。
地方官丢城失地,那可是死罪。既然没办法剿灭乱匪,那只有招抚了。
于是,张臬,以李匪部所据地险,难以用兵进剿,倡议招抚李文彪。又道,李文彪也有意接受招安,愿意为国家效力。
奏折递到京城,嘉靖在折子上写了一个“可”字,命内阁拿个决议,着地方官妥善安置流民。
在历史上,明朝的皇帝中除了太祖和成祖还有武宗皇帝之外,其他人都是非常厌恶打仗的,道理很简单,这事儿实在太花钱。内阁也觉得流民做乱年年都有,安抚就是了,现在福建打成一锅粥,实在没有必要再另开一条战线。就拟了票,还授了农民军的首领官职,并给流民在广东落了籍。
这本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可在廷议的时候却出了鬼。</content>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