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去东林书院!(1/1)
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不消说,魏公公在外头还有人手潜着。
一想也是,狡兔三窟,魏公公这么个怕死的人,能这么老实呆在一处,不在附近伏后手?
若不然,真叫人堵得结实了,他老人家想跳粪坑,也得看人无锡县答不答应呢。
那茅房,这会很挤了。
小户型,通风不好,空间也不敞亮。
潜在外头的是直属亲兵营的讯兵,都是原先的辽东马匪,汉人、朝鲜人、女真人、蒙古人都有,这帮子马匪叫他们干正规军打仗可能不行,但要叫他们单独行动,传个命令什么的,却个个是好手。
无它,艺高人胆大。
同留守京城办事处的讯兵一样,亲兵营的讯兵也是两人一组,平时都是便装,吃住也是单独,看上去和百姓没有什么两样。
他们的装备除了马,弩箭,就是信号弹。
明朝的正规军叫那信号弹为发烟剂,魏公公肯定看不上这么土包子的名称,所以于部下说这就是联络用的信号弹。
离京前,他可是特意从锦衣卫南镇还有宋青阳处买了一批发烟剂,尔后叫那兵仗局搭卖的耀和伍福铭看了眼这位魏公公的长辈,苦笑摇头:这位可真不是吃军伍饭的。
“城中看样子有事。”
伍福铭盯着远方的夜空看了会,实在是有些纳闷。江南之地,能有什么事生。
“无事不会发讯号。”
曹文耀没有多想,马上传令召集,约一刻钟后,步军左右二营集结完毕,辎重营那边却有些磨蹭,大致才集结了一个标人马。行动最快的是亲卫营的两个标,他们早已集结完毕,这会都在忙着检查药子和引绳。
曹文耀扫了眼这些个辽东降倭,虽然骨子里瞧不起倭人,但这些倭人对于火器的使用熟练程度较之普通大明官兵要强得多。
伍福铭暗骂那郭大风治军不利,与曹文耀商量是否由他二人先领兵进城。正议着,有军士来报,东南天际有红色信号。
“百户,红色信号!”
赵明指着三里外的天空惊道。
郑铎吐出口中草叶,喝喊一声:“上马!”
很快,马队将士全部翻身上马,下面自有马工将早已制好的火把递给了他们。瞬间,一条火龙诞生。
“去东林书院!”
郑铎一勒缰绳,扬鞭一甩,战马嘶鸣一声撒蹄向前方奔去。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