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把过程写好更重要(1/1)
小袁向徐畅然提起最近碰到的一个人,是沿海某地人,比小袁大三岁,家里有企业,在京城读经济管理,夸小袁漂亮、有气质,会说话,请小袁吃过一次饭,很有礼貌。
据这人说,家里希望他和当地某实力家庭联姻,但没有逼迫他,而是说如果他自己能找到满意的对象,也能接受。
小袁问徐畅然怎么看这事,徐畅然问了那人的长相以及其他一些特征,问小袁:“你对他怎么看?”
“不知道,感觉条件还不错。”小袁说道。
“看来你对他人没多大感觉,看上发表小说和在杂志上发表小说的很大不同,在网上,小说会受到很大挑战,读者也许写不出一部小说,却能针对小说上翻翻小说,看得下去的不多。”小肿马回答。
徐畅然判断,《宿怨》在悬念上对少数资深读者来说没有惊喜,在本格推理上属于中低端,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但对华国多数读者来说仍然是比较震撼的,所以无需太在意。而小说表现出的伦理深度和反映的社会现实在同类中比较突出,综合起来仍然可以拿到一个高分。
星期四中午,徐畅然和邱胜国一起在学五食堂吃饭,邱胜国说本周末他不去做义工,他和做义工时认识的女人约好去爬灵山,然后在当地农家住一晚。
“你在养老院做义工,感觉如何?”徐畅然问道。
“怎么说呢,其实他们也不缺啥,至少在燕京的养老院是这样,我们提供的,主要是精神上、意识上的东西,他们毕竟不能走出院门了,我们进去,就等于是让他们接触了社会,让他们和现实取得一点联系,我觉得就是起这个作用。”邱胜国说道。
“那你觉得还是有意义?”徐畅然问道。他感觉邱胜国自给报纸写评论以来,逻辑思维方面进步很大。
“有,有些老年人在那里就是混吃等死,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但有些老年人见了我们就很高兴,希望我们常去,就为了这些人,也应该去。”邱胜国说道。
徐畅然点点头,邱胜国又说道:“有个哲人说过,一个人应该每个月参加一次葬礼,这样可以更深刻地认识人生,其实参加葬礼不容易,而且华国的葬礼就是在大棚里打麻将,去养老院看一看,效果是一样的。”
“你这话听起来,味道有些不对。”徐畅然歪着脑袋,斜看着邱胜国说道。
“呵呵,是有点。”邱胜国咧开嘴,不好意思地笑了,“不过话糙理不糙,年轻人去和老年人接触接触,可以去些火气和娇气。”
徐畅然沉思了一下,说道:“既然你这周不去,能不能帮我联系一下,我去体验体验。”
“没问题,呆会我就打电话联系。”邱胜国说道。
“不是一个人哦,要三个名额。”徐畅然伸出三根手指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