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三点一线加两馆(1/1)
开始上课后,过着三一线的生活,教室,食堂,寝室来回转,不过,既然是学生,这种情况就难以避免。.更新最快
过了几天,徐畅然增加了一个,图书馆。
面对亚洲最大的高校图书馆,徐畅然不愿意浪费这个资源,每天晚上不到教室去上晚自习,而是到图书馆看书。
哲学、历史、以及一些过期期刊,是现阶段主要阅读方向。
哲学方面,感兴趣的是存在主义的一些书籍,也许是因为这段时间存在感比较弱,有一种浮萍飘荡的感觉。
阅读存在主义那些深沉冷峻的句子,心情平和下来,感觉可以让人重新找到生存的价值。追寻存在,本来也是一个日常工作,因为人在社会产业评论家可以是一个新行当,因为这个产业很新也很大,很多人看不清,需要有人予以分析,提供内幕,指引方向,所以出现了一些相关的评论家在媒体上频频发声,逐渐产生影响,成为名人。
办讲座的这位刘某,有水木毕业和国外留学的背景,近年针对互联网产业笔耕不坠,名声崛起,目前基本算是互联网产业评论第一人,这样的人正是燕京大学讲座首选的目标。
星期五晚上7,徐畅然赶到讲座地,是华光管理学院的一个学术报告大厅,超大的场所,里面坐了几百人,看来大家都对这个讲座感兴趣,毕竟互联网产业正是华国最红火的产业之一,牵涉到华国千千万万人的事业和生活。
不过,刘某在台上一开口,徐畅然就觉得不对劲,刘某戴着眼镜,身材高大,文质彬彬的样子,话却不时停顿,也不是结巴,而是脑子里没有想好,不知道该怎样。
而且刘某话没有激情,换句话,没有煽动性,但根底是没有激情。刘某讲了10分钟左右,徐畅然坐不住了,刘某的讲座完全没有吸引力,这是什么原因?
是刘某口头表达能力逊于书面表达能力的原因嘛?徐畅然认为不是,刘某的思想的确缺乏激情,有的只是一种伪浪漫主义,使得他发表在媒体上的文字带有理想主义的调子,实际上他没有激情,他擅长的是理性的分析,从已有的资料推算,而且他比较勤劳,仅此而已。
徐畅然决定撤退,虽然讲座才开始0分钟,但他没必要把时间耗在这里,虽然中途退场对演讲人有不礼貌,但演讲人必须接受现实,讲得不对味口就会有人离开。
徐畅然回到寝室,躺在床上,有郁闷地想着今天晚上的这个讲座,睡意袭来,思维逐渐迷糊,突然,徐畅然清醒过来,几乎要坐起身子,感觉终于找到了自己要干的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