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走向世界(1/2)
上帝啊,维维亚尼惊喜得几乎痛哭:要知道,七年前恩师死的时候,连遗骨都不能回归故乡。
哪怕是他死后,禁令也依旧存在。来自教廷的迫害让伽利略的学说无法光明正大地在生长他的那片土地流传。
但神秘的东方人,一个百代传唱着财富与光明的土地里,却愿意为伽利略的学说做出支持!
维维亚尼不怀疑杨维斗说话的真实性。他很清楚,一个皇帝的威严与荣誉是不会允许这样的谎言流传的,这是真的。
巨大的喜悦冲击了维维亚尼,他整理着恩师生前的遗稿与学说体系,发誓要前往那个万里之外的遥远国度。
乘坐着自己意想不到快速的飞剪船,享用着让舌尖颤抖内心沉醉的中华料理,与睿智博学包容的东方学者交谈。
这一切都仿佛是在梦中一样,是那么的不同凡响,让维维亚尼此生难忘,更有些惴惴不安,生怕这只是一场梦,梦醒了,就结束了。
但伴随着东方中国使团在整个欧洲的访问,这一切自然就变得越发真切,再也不用怀疑。
这是一个开天辟地之举。
他的重要意义在于,曾经流落于耳边听闻,故纸堆里记载的神秘东方帝国开始成为一个真切的,看得见,摸得着,必须考虑的存在。
此前,他们只能通过遥远的殖民开拓者的只言片语来了解这个国度。
但现在,他们需要开始思考。在地球这样一个大星球里,在一个可以互相接触到的世界里,怎样对待这个神秘的东方帝国-大明。
这一切的思考维度,自然首先都源于他们一切看到的地方。
就如同维维亚尼所看到的一样,首先,这是一个富有的国度。
大部分人所穿的衣物都显得整洁而体面,哪怕是在长时间的航海之后,也依旧可以拿出一套完全称得上奢华的衣着仪表来参加任何正式的场合。
其次,这是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度。
这体现在飞剪船的迅速航行中,体现在飞剪船上射速快而威力强大的明、强大的帝国。也许……他们不会动摇威斯特伐利亚的会议。但也许,早晚……他们会被所有人邀请到这样一个舞台里。毕竟,文明世界的一员,又多了一个。”法国、路易十四世。
“异教徒的国度,无神论的世界……如果明国的皇帝不会阻拦教廷发展更多的羔羊。那么,基督徒的世界,会给他们足够的善意。”教宗诺森十世。
……
跟随大明国的师团在欧洲各国游历访问以后,维维亚尼终于踏上了回归中国的旅程。
只不过,比起离开的时候,船队又少了一部分人。
奉皇帝陛下的命令,他们在欧洲各国都建立了大使馆,并且同样邀请各国向中国排前固定大使,完成外交交流。
大明皇帝陛下的这一创新之举受到了欧洲各国的热烈欢迎与赞叹。
事实上,在一六四化。
如果是三年前,吴万英恐怕还会担心,京师城会不会有些拿不出手,展示不了我中华天威,镇住这帮子外来的蛮夷。
但现在,吴万英早已没有了这个担忧。
也许,往前推十年,京师非得整顿一番,特意搞一搞面子工程才能体现出中华天朝上国的富足、繁华。
但现在不需要了,京师就是这样一个模样。
这座早已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在朱慈烺的推动之下,经济繁华、治安清明就连卫生这样其他城市顾不到或者无力估计的地方,也是严格管理。
这座城市里,曾经随处可见的垃圾、粪便随时都有人清理,若是被看到有不雅之举,更是会有最次罚款,最高劳役的处罚。
这座城市里,曾经会有倒在路边活生生饿死的流民。但现在,哪怕是黑户偷渡进来的日本朝鲜蛮夷,蒙古鞑子,只要肯卖力气守法度,也能轻松寻到一份可以养活自己还能结余存下来的银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