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成均馆(1/1)
朱慈烺要走,一干朝鲜士子们也不顾这不是正经文章,纷纷一脸急切地盯着朱慈烺,死活不放。
见此,陈贞慧急忙赶来解围,道:“诸位诸位,先生们想看,这四周乡邻一样想看。在下这就要拿着先生的稿件过去刊印了,还请莫要烦扰先生构思。如若不然,明日没有下回分解可看,那可如何是好?”
听陈贞慧这么一说,众人这才作罢,只是都眼巴巴地看着陈贞慧。
陈贞慧见此,当然明白为何。于是,他又拿出了几份昨日的旧报纸。
果不其然,大家又拿着上面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甚至是《金瓶梅》仔细地看了起来,皆是津津有味。
朱慈烺见了,却是觉得大为爽利。这几日,可算得上是朱慈烺在朝鲜难得顺心的几日了。因为,这些朝鲜士子都是儒家士子。学的是儒家仁义,读的是圣贤文章。
别管后世韩国人如何满世界认祖宗,孔子孟子的书就是用汉字写的。
自然,这些士子写的是汉子,念的也是汉话,不仔细分辨,真叫人分不出这里是大明还是朝鲜。
……
李岩又重新上了一回远征公司的船上。
船在海面上,将上面的货物转运到小船上继续搬到港口上虽然是个办法,却是耗时耗力,更让人感觉窝囊。
他回了一趟船,便听上面开始有人嘀嘀咕咕地开始说起了丧气话。
“也不知道队长这一回去了仁川是个什么光景,每日咱们都停在港口外,眼见那么多小渔船堵着地方,这般窝《石头记》让人如痴如醉”
……
“对对,这第四份报刊,我买一份!”
“我也要一份!”
“几位同学,这般热闹,却是为何啊?”一个俊朗的朝鲜士子大步走来,众人见了来人,都是不由地敬仰地看向来人:“馆长大人。”
原来,这位一身华服,相貌堂堂的男子赫然就是成均馆馆长金西石。
成均馆这个名字大家也许听了会眼熟,对于士子们而言,这也的确是一个极重要的地方。因为,这是整个朝鲜的最高学府。作为成均馆的馆长,自然也是教育系统里的重要官员。
这金西石自然是声望极重,他脸上带着浅笑走来,众人纷纷侧身让开,让他顺利地拿到了哪些报纸,只是随便扫了一眼,就见金西石缓缓收起了笑容。
一干朝鲜世子彼此对视一眼,都看出了不妙的意味。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