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阁下究竟是谁(1/1)
只见孙铁东来回看着笔记本上记着的话语,又与朱慈烺问了好几回,将一个个概念定义新词汇的意思理解准确了,这才缓缓点头,收住了声。
屋内一时间无比的寂静,所有人看着这个新冒出来的年轻人,都在思索着对方的来路。尤其是郑安春的脸色一会儿青一会儿红的,拼命地琢磨着这人是谁。
他实在是想找回场子。尤其是在炼铁这一行当里,他自称还是有几分脸面的。
只是,眼前此人脸生得紧,实在是第一回见到。其他人看表情显然也是不认得,让他委实摸不准是什么来路。
唯一可以有些确定的是,这个年轻人靠着田英琦站着,而田英琦对于这个少年郎也是一双眼睛时不时盯着,很是有些紧张的模样。
想到田英琦背后的来头,郑安春决定还是让技术的问题归技术,想用其他的法子,恐怕结局会十分不妙。
到了这里,孙铁东终于开腔了:“这一位公子所言,的确是字字珠玑。虽然老头子我很多第一次听见,这些新词都是第一回理解。可理解了,也就都明白了,说的是没错。这两点问题,的确都是问题。但……”
说到这里,孙铁东微微一阵傲然:“我大明可不是西夷能比拟的。这些问题出现了,我辈今人,也是解决过的!”
孙铁东的解决办法不仅有,还有两个思路。
首先就是在灌钢的时候解决,也就是反复灌钢。但灌成钢团以后塑性便会变差,刚刚说将熟铁锻成铁条卷曲,可对钢要进行就困难许多。
另一个,就是改进灌钢法。
也就是孙铁东比较傲然的地方。
“凡钢铁炼法,用熟铁打成薄片,如指头阔,长寸半许,以铁片束包尖紧,生铁安置其土,又用破草履盖其上,尤其此时粘带泥者,不速化,其后泥涂其底下。洪炉鼓风,发表在保密状态之中,由匠作大院自行出版刊发的《自然》杂志上。
眼下的匠作大院规模已经越来越大,管理,也越发需要规范而科学。由此基础上,科研杂志便应运而生,成了一个交流技术的平台。
苏钢法的论文被发表到《自然》杂质上,最终被人买去进入到实用化阶段也只是个时间问题。朱慈烺的泄漏,不过是稍稍提前了一点罢了。
此刻的场上一片寂静,所有人听着朱慈烺将这等发家隐秘道出,都预感到了不对劲。别有心思的打算悄悄将朱慈烺刚刚透露的要点记下来。
纵然不打算做些什么的,也知道一场暴风雨在酝酿。
“炼钢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行业。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的世界,没有足够的力量与雄心,是无法与更强大存在比肩的。”朱慈烺缓缓地说着,
“嘿,说的再好听。这京师钢铁厂不一样还是要倒毙?”郑安春大笑起来,笑容戏谑。他终究是忍不住朱慈烺这一番狂言了。
“哦?”朱慈烺微微抿起唇,笑道:“若是我没有解决之法,又如何会出现在这里?”
一直没有说话的方以智终于忍不住出声了:“阁下究竟是谁?”(未完待续。)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