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权力的登天梯(1/1)
第十三章:权力的登天梯
相比宋链的闲情,宋继澄就显得要专注许多。126shu他深切明白这一次国务会议有多么重要。别的不说,皇帝陛下已经放出风声的明定国是以及财政预算制度就让京华喧嚣,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议论此事的场面。
国是计划以及财政预算制度固然是朝廷会提出,但这一回他们这些乡野遗贤可是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机会,可以参政议政,甚至因为自己的举动而改变决定帝国未来的方向呢。
不管是国是计划还是财政预算制度,都会在这一回大明二七件上知悉。并且为此运作了一个月的时间,稍稍有一些底。
总的而言,不同于科举的进士是考取的。正式的国务咨询委员会委员是提名选取的。
这一回抵达京师在各个会场的后备委员人数一共为两千三百二十人。在这两千三百二十人中,将会选举产生一共不超过两百三十二人的正式委员。
而且,国务咨询委员会也并非只有一个机构。在国务咨询委员会下,还会分列出非常众多的委员会。比如民政委员会、民族委员会、贸易委员会、教育委员会、财政委员会、文化委员会等等众多分支机构。除此外,各个正式委员们也会按照自己的籍贯,在皇帝陛下处理该省事务时,组成临时的省级委员会,发挥智囊作用。
全体正式委员表决除了在每年一度的国务大会议上作为皇帝陛下的智囊集体运转以外,其余都主要分散在各个委员会中,作为皇帝陛下的智囊,并且就重大事项进行表决。
故而,这一共不超过两百三十二人的委员们并不会因为人数过多而造成低效。他们会分散在各个专业领域里发挥自己的专业见解。这就如同学术研究一样,要考虑同行评议的效果。
若是专研财政的人跑去试图获取教育委员会的正式委员提名,那定然是会被那些专研教育工作的后备委员们鄙夷。不仅如此,这也显然是个亏本买卖。一来难以获取信任,被提名以后皇帝陛下也会认出是个水货得不偿失,二来,纵然费尽心机达到了,自己是个水货,自然没有力量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如此种种妙处,权力运用存乎一心。宋继对此澄虽然已经思虑了百倍,但还是不由地感觉心跳加速。
山东厅里,韩成武与王行止口干舌燥,才终于见不再有人继续发问。
明白了这也一个重要的时刻有怎样的意义,大家都在抓紧最后的每一分每一秒思虑着,亦或者深呼吸,缓解着这种紧张与激动。
在他们面前,是一道通往最高权力的登天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