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汉王鲁公【龙套出场】(1/1)
汉阳知府衙门,陈鸣还没有收到陈启的战报,外头的雨已经停了,太阳都出来了,那南岸部队有没有围歼了石亮军呢?陈鸣还没有接到战报。化,夏、商时,鲁山县初称鲁,后改称鲁阳,成为鲁公名正言顺。两帮人闹得不可开交。
陈惠这封信就是要把情况给陈鸣说一说,想让陈鸣自己定个主意,然后就是关于官体问题,这是要整个系统,脉络清晰,能覆盖民生军政各个方面的。
陈鸣看了这封信有些哭笑不得,自己这老爹还真的是百分之百的相信自己,自己说要拿下湖北,沟通豫西南,解老根据地之难,他也就可以放心大胆的称王称公了。陈惠真真就考虑起这个问题来了,哪怕现在武昌之战还没个结果,战斗正进行到要紧关头!
陈惠跟陈鸣很不客气,这封信上还提出了要银子,要粮食、盐,就个人问题,还要好面料,要好绣娘。陈鸣大军扫荡了东南,缺什么都不会缺银子。而南京、苏州、杭州是满清的江南三大织造府所在,有着整个中国最好最贵重的面料和绣工最好的绣娘。
陈惠要称王建制,要有吉服啊,且老祖母黄氏,老娘高氏,还有陈鸣自身和李小妹的,甚至是小陈鼎的,都要有一连串的吉服。陈惠现在看不上鲁山的绣工了,他也知道陈鸣扫荡江南的时候从南面搂了不少好绣工过来,这样的大事,自然要用最好的了。
至于银子什么的,那本身就是陈鸣要交到将军府的。除了进财政部外,还有一部分要进陈家的内帑。当初陈鸣扫荡豫南,纵横鄂北,也给陈惠搂了不少的钱。可一年多时间,银子都在哗哗的流水一样开销,上百万两银子是很不少,可在几万大军和日益扩大的官员系统,以及人数更多的煤铁工业系统面前,能顶什么用?
“大都督,咱们就是在鲁山起家的,谁知道郑国不郑国的。我以为,大都督当称鲁公。”
“鲁山是我军兵兴之地,当以鲁为号。”
刘武等身边人纷纷献言,这些人到多是认为‘鲁公’更为合适,同时也恭喜陈鸣,得了这个封号后,他储君的位置就名正言顺了。
至于官体,这些人就话不多,更不要说还有各类法律典章要规范,这是一个大工程。
“咱们复汉军好像还没人能提纲挈领,如萧何、李善长那般服众,定一国之典章法度自然就有的草草。这事儿定会有很多人参与进来。”整个复汉军兴起一两年时间了,而文治上给人的感觉还是欠缺的很,这次典章法度中又有陈鸣掺和进来,他现在的主张可以用‘民本’思想来形容,但这只是他自己说,读书人可不认同。些许声音还都是在他打赢了苏北决战后才响亮起来的。那么这套典章法度新鲜出炉之后,怕又会被全天下的士绅喷的没脸没皮了。
众人恭喜陈鸣,退下去后,陈鸣身边就只剩下刘武。刘武给陈鸣端了一杯茶,道:“大都督何必为此事担忧。听说左右军师等宿老,如今人人都养着不少幕僚清客,他们如果要参与进来,可不正好人得其所,才适其用。”甭管那些幕僚清客是怎么来的,是什么水平,反正能用。这些宿老的声音只要能出就行,管不管用就是另外一回事。
“好,这句话说得好。人得其所,才适其用。”这章的时候正好碰到南京下雪,就记了下来。
“这雪花从空中轻轻的飘下。一样的雪花,因为落地点的不同,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
“有的落在高山之巅,成为万载不变的晶莹。有的落在湖海小溪中,融化成为洁净的水。有的呢,与尘泥搅和在一起,任人践踏。还有的,落在了臭水沟里、厕所里,不论它原本的性质如何,都一样变得污秽不堪。”
“萧楼、陈杰就是如此。你家都督我也是如此。甚至说你小子,也是如此。”
“咱们要是出身高贵,但凡有一点点的才能,就能脱颖而出,身居高位。有富贵荣华了,谁还爱贫穷低贱?”
罗隐的《后雪赋》它说的就是人、人生。雪,只是一个用来比喻的载体罢了。而且这雪花与人出生后来到世间还真的很相似。但陈鸣觉得这雪花就是民间的英才,它落到泥地里、污水里,身份低贱,无有出头之日,任人践踏不肖一顾,久而久之就真的跟淤泥为伍了。那么自己把他们换到雪山之巅,给时间给机会,培养培育他们,他们是不是就一样可以变为万载冰晶,焕出万载玄冰样的夺目璀璨呢?
不一定非要是萧何、曹参、周勃这样的大才,只要有他们两三成,甚至十一……,或者出几个李岩、宋献策、牛金星也行啊。自己也不要他们一下子就光辉璀璨,亮瞎人眼,陈鸣可以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