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你们父子,都是无赖(五千字大章 求追订)(2/2)
李渊是什么样的人,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他与生俱来的野心,不就源自于这位父亲吗?
可现在,他是真有些看不懂这位父亲了。
李渊像是看透了李世民心中所想,他忽然坐直身子,伸手拍拍李世民的肩膀。
李世民一愣,下意识偏头与李渊对视。
这一刻,他好像在李渊身上,看见了当年曾不厌其烦的教授他骑射与武艺的父亲的影子。
记忆中的父亲,才是他的父亲。
大唐立国之后的父亲,就变成了君王。
他张了张嘴,叫道:“耶耶?”
李渊使劲拍拍李世民的肩膀,大笑道:“吾儿为帝,天下归心,你比耶耶强,耶耶干嘛还要自讨没趣呢?”
这话一出,李世民眼眶顿时就红了。
这一刻,他知道,眼前的李渊,就是他记忆中的父亲。
是那个会把他扛在肩膀上,教他兵法策论,教他分辨武器,教他读书认字的父亲。
而不是那个随时把秦王勉励之挂在嘴边的皇帝,更不是那个恶毒的咒骂他会遭报应的太上皇。
李渊没有说话,只是笑着点点头。
李世民抽了抽鼻子,强忍眼眶的酸涩,问道:“还请父皇教我,孩儿要怎么多算一步?”
李渊沉吟一瞬,缓缓出声:“一味的打压世家,也不可取,张弛有度,方为治世之道。吾儿若是有心,当大兴科举,广纳天下贤才。”
“科举......”
李世民有些愕然,有些不自信的问道:“父皇,科举......真的有用吗?”
李渊道:“有没有有用,你该问问当事者。”
“当事者?”李世民怔了怔,脑海之中浮现了一道身影。
孙伏伽,大理寺少卿,武德五年,参加科举,状元及第......诸多词汇,在他心里连成一条线。
他没记错的话,他的肱骨之臣房玄龄,似乎也是以进士科入仕。
刹那间,李世民的心头火热起来。
科举这条路子,似乎一直都被他忽略了。
如今的科举,虽只是举荐的变种,可若是他摒弃掉行卷的制度,摒弃掉浪费时间的面试,直接以朝廷的名义,将天下寒门士子都聚集起来,进行一场大规模的选拔考试呢?
那样的科举,是否还会为世家把控?
“去吧!”
李渊看出李世民的心急,当即笑着出声催促。
李世民也顾不得其他,起身朝李渊拱手一礼,匆匆转身出了大安宫,便迫不及待的命人去通传房玄龄与孙伏伽觐见。
他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搞清楚科举是怎么个事儿。
若他的设想成真,科举或许真能为他杀出一条全新的道路出来。
毕竟世家之人再多,还能多过天下寒门子弟?
李世民心头火热,誓要从世家的封锁之中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道路。
此刻,他甚至没心思继续去试探李渊到底还有没有其他心思。
目送李世民的背影走远,李渊脸上的笑容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丝丝心疼。
他是做过皇帝的人。
他比旁人更清楚,一个人坐在那个位置上,究竟要承受多大的压力。
李世民走了,窦氏走出偏殿,缓缓行至李渊身旁。
李渊忽然抬起头,问道:“小妹,朕能不能拜托你一件事情。”
窦氏有些诧异,翻着白眼问:“姐夫什么时候与我都如此生分了?”
李渊抬手轻轻在自己脸上抽了一下,笑道:“是朕的错。”
窦氏道:“什么事情,姐夫直言便是。”
李渊道:“承乾和令武那俩小兔崽子,只带几千人就敢去堵那些老家伙的路,朕实在担忧,朕希望你能遣出一些人手,暗中护佑一下俩小崽子。”
窦氏毫不犹豫地点头:“小事,回府之后,我让德操亲自带人走一趟泾阳便是。”
“有劳!”
李渊点点头,也不多言。
元氏,窦氏,如今都已经不在政坛活跃。
但两家多年来积累的财富与力量也不容小觑,多的不敢说,随便派出个一两千人的部曲不成问题。
......
皇宫里发生的事情,影响不到仲山上的柴令武与李承乾。
两人也不会知道,李世民和李渊还同时派出了人手前来保他们的小命。
当然,就算知道了,依照柴令武的脾性,大概率也只会认为两人多此一举。
毕竟,他可从来没想过要和世家硬碰硬。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情,都是可以靠脑子解决的。
比如他想拦住世家的脚步,并不是一定要将世家之人都掳到山上。
他只需要将世家的主事人放进泾阳书院,再派人将泾阳书院围起来即可。
至于老家伙们携带的死士与护卫,他一颗震天雷下去......
嗯.......就不信他们不束手就擒。
柴令武正想着,大帐的帘子忽然被人从外面掀开,李承乾一手端着一个大海碗,跌跌撞撞的冲进大帐。
“烫烫烫,快接一下!”
李承乾的惊呼声打断柴令武的思绪,柴令武闻着碗里传来的香味,赶忙起身从他手上接过大碗。
只见大碗里盛着大半碗米饭,米饭被金黄色鸡汤覆盖,汤里还浸泡着厚厚的一层鸡肉。
柴令武诧异道:“哪来的鸡肉?”
“山上打的野鸡!”李承乾应声的同时,给柴令武递上一双竹筷。
柴令武食指大动,端起大海碗就开始往嘴里刨食,只是野鸡肉的肉质让他有些失望,太柴了,嚼不动。
倒是鸡汤很鲜美,里面似乎还加了某种美味的蘑菇。
两人像是饿死鬼投胎似的扒完碗里的米饭,肚子也被涨得鼓鼓囊囊的。
吃饱喝足,柴令武也没什么心思再去想哪些奇奇怪怪的事情。
整个人呈咸鱼状躺在软榻上,忍不住打了个呵欠。
李承乾的动作与柴令武如出一辙,双目无神的盯着大帐的皮顶,不一会儿,便陷入了半梦半醒的状态。
柴令武强行睁着眼皮,但终究还是敌不过如潮水般袭来的睡意。
月上中天,大营陷入沉寂,只有夜枭的咕咕声。
不知时间过去多久,一道急促的马蹄声顺着山下小道而来,顿时惊动了值夜的将士。
“报~太子殿下,公爷,闻喜裴氏已进入泾阳县境内。”粗犷的声音吓得李承乾和柴令武一个激灵。
两人齐齐从软榻上翻身而起,一脸惊疑不定的走出大帐。
报信的斥候恭敬的站在帐前,整个大营已然是一片灯火通明。
柴令武问:“现在什么时辰了?”
斥候回答:“回公爷的话,此时刚入卯时。”
“才一天一夜,裴氏就到泾阳县了?”柴令武惊呼出声,脸上满是难以置信。
斥候恭敬道:“根据各方汇总的上来的消息,各大世家入关之后,便星夜疾驰赶往泾阳,期间未曾有一分一毫的停歇,不止裴氏,其他各家距离泾阳也不远了。”
柴令武的神色有些阴晴不定起来,李承乾也是满脸愕然。
世家的速度,远超他们的想象。
两人对视一眼,柴令武果断下令:“传令全军,立着便服,随我下山。”
“现在吗?”
李承乾大吃一惊:“可现在天都还没亮。”
柴令武摇头道:“我本以为老家伙们至少也会在泾阳书院停留一两日,现在看来,他们比我预想的还要急躁,咱们得去快一点,要是扑空了,咱们哭都没地方哭。”
李承乾一想,似乎也是这个道理,赶忙转身准备回大帐准备换衣服。
柴令武一把抓住他的手臂,摇头道:“你不必换,就穿这身去!”
李承乾一愣,脸色顿时难看下来:“我这身衣裳,很贵的,你知道的,东宫很穷,万一弄坏......”
柴令武果断出声:“坏了我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