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世上岂有天子赴臣乎?(求追订)(2/2)
“报~代公大军,距离长安仅剩三里!”
终于,一番漫长的等待过后,众人心心念念的大军,到了!
李世民倏然起身,仰天长笑几声,豪迈道:“诸卿,随朕出迎。”
一语毕,数百名玄甲军将士上前开道。
李世民缓缓走下步辇,任由小雨拍打在脸上,阔步走上了曾与颉利斩白马歃血为盟的便桥。
“呜~”
远方,有沉重的号角声响起。
“咚咚咚~”
渭水畔,禁军将士以战鼓声相和。
雨幕之下,突兀地传来整齐的脚步声,大地为之颤抖,江河为之倾倒,百姓们乱了心弦。
众人翘首以盼,天际线尽头,陡然出现一道钢铁洪流。
一杆唐字大旗打头,紧随其后的,是李靖的帅纛。
刹那间,肃杀之气萦绕,使得无数的百姓一刻心脏扑通扑通狂跳。
李靖所率大军,行至长安,剩下的人已经不多。
大多数军卒在路上的时候,便已经在各层将官的率领下,回归了各自所在的折冲府。
因此,还能跟着李靖回到长安的将士,基本都是长安十二卫禁军所出。
可即便如此,那浩浩荡荡的数万人潮,仍是令人心神激荡,心驰神往,恨不能上前与其并肩,共担荣耀与险阻。
“列阵~”
传令声石破天惊,透过雨幕,使所有人驻足,因为大军已经行至北教场,即将归营。
李世民神色激动,小跑着下了便桥,直奔那数万大军奔去。
“陛下!”
李世民突如其来的动作,引得满朝文武惊呼出声。
世上岂有天子赴臣乎?
满朝文武想追,但又觉得不合规矩。
万幸的是,数百玄甲将士,早在李世民奔下便桥时,便已经有了动作。
雨中,李靖下达完列阵的命令,正欲带着诸将上前见驾,依稀看见雨中一道人影不顾泥泞朝他奔来,不由大惊失色。
“陛下,是陛下!”
程咬金的大嗓门传进诸将耳朵里,让所有人都变了脸色。
众人赶忙下马,朝李世民小跑过去。
“陛下,您......”
李世民顿住脚步,诸将也顿住脚步。
李靖皱起眉头,饱经风霜的脸上浮现一抹不赞同:“陛下万金之躯,岂可为臣下所累。”
李世民畅快的大笑着没有说话,身上全然没有帝王的架子。
他饱含温情的目光在一群将领身上扫过,似是在确认是否所有人都全须全尾的回来了。
确认他去年在此地送走的将领都安然回归之后,他再也忍不住心中的喜悦,快步上前,伸手触摸着一群将领的甲胄。
他握拳,轻轻在李靖的甲胄上敲打几下,又拍拍柴绍的肩膀,路过程咬金时,程咬金龇着个大牙傻乐。
这一刻,什么颉利,什么义成公主,什么萧皇后,什么突厥俘虏,都已经被他抛到了九霄云外,老兄弟们全须全尾的回来,比什么都重要。
最终,他的目光停留在一身长衫,与身着甲胄杀气腾腾的诸将格格不入的唐俭身上。
唐俭面露微笑,对着李世民微微欠身。
李世民重重点头,有些哽咽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雨中这温情一幕,深深震撼了前来围观接应大军的百姓。
“大唐,万胜!”人群之中,突兀地传出一道万胜。
还不待众人寻觅来处,越来越多的大唐万胜之音逐渐盖过了奔腾的水流声与垂落的雨滴声。
柴令武混迹在人群之中,双手握拳,激动的大吼:“大唐,万胜!”
此刻,柴令武认为,他就是唐人,他必须是唐人,大唐的金戈铁马,大唐的波澜壮阔,必须有他一份。
“大唐,万胜!”
呐喊声逐渐整齐起来。
数万将士抬手敲击甲胄,厉声暴喝:“大唐,万胜!”
李世民与诸将被声声万胜吸引。
目光横扫人群,脸上的肃穆之色逐渐被笑意取代。
李靖也难得不再绷着脸,一张不苟言笑的老脸笑起了褶子,难看极了。
柴绍的目光准确的落在人群之中,一道像是猴子一样不断上蹿下跳的身影之上。
“耶耶,耶耶,这里,这里!”
见柴绍看过来,柴令武使劲挥舞手臂,放声呐喊。
这一刻,他就是这群名将的迷弟,而这群名将,就是他要追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