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同人 > 年代:发家从五亩水洼地开始 > 第323章 元宵和汤圆

第323章 元宵和汤圆(2/2)

目录

另一边,安宁村东南角。

堂屋,四方的小矮桌上,摆了一些玻璃瓶,而且,每一个瓶中,都装有带颜色的、由植物萃取出的汁液。

例如!

紫汁,是木耳菜的种子汁液,墨绿汁,是薄荷油;

浅绿汁,是莴苣叶汁液,粉红汁,是蔷薇花瓣水,白色,石灰粉水。

沈青将它们混合在一起,得到一罐青紫色、气味复杂的东西,这便是治疗麦锈病的‘药水’。

喵---

小狸冲到主人脚边,放下嘴里的藤球,轻声叫唤着,想让主人陪它玩球。

“别急,收拾完瓶子,就陪你玩。”

沈青拿起盖子,盖紧陶罐,又用清水洗净玻璃瓶。

接着,翻出绑有毛线球的紫竹竿,解掉毛线球,系上藤球,甩动竹竿,逗弄小狸玩。

一时间,小狸的眼珠,随藤球转来转去,偶尔,向上一个猛扑,抱住藤球狂咬。

它玩心大起时,还会锁住沈青脚踝,后腿狂瞪棉鞋,棉鞋厚实,缓冲能力强,因而,沈青脚背一点都不痛。

中途,大黄加入进来。

它不追咬藤球,而是前爪趴地,屁股向后、向上翘,一边甩尾巴,一边蹦来蹦去,兴奋的不行。

良久,当沈青手腕开始发酸时,小狸松开藤球,钻进屋檐下的小木屋,趴在大黄身上取暖。

沈青寻来草纸,擦净藤球上的水渍和灰尘后,便去忙其它事情了。

……

翌日,晴!

阳光刺破薄雾,普照整个大地,麻雀落在秸秆垛旁,寻找能果腹的食物。

阳光虽美,气温却很低。

屋檐处,又倒挂一长排冰柱子,水缸结了0.3厘米厚的冰,想舀水做饭,得先用擀面杖敲碎冰面。

今日早饭:馒头、鸡蛋、土豆丝炒肉

鸡蛋,煮的多,吃剩下的鸡蛋,又丢水里煮了一遍,再塞进沈小花的兜里,充当暖手宝。

沈小花挎上书包,双手插兜,高兴的去上学了。

沈青寻一根长麻绳,首尾相系,用‘十字吊桶结’的绳法,捆住装有药水的陶罐。

他叮嘱大黄看好家后,便拎着陶罐离开了小院。

【十字吊桶结:

将一根首尾相系的绳子,呈长方形平铺在地上,一端向另一端拉动,形成一个双层的‘∧’。

抓住内圈顶端,向下扭翻,整出一个小圆环,将陶罐放在圆环尾部‘+’交叉点上。

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岔开一点距离,插入‘∧’的底部,左手抓住外圈顶端,向下穿过圆环,再翻折到‘∧’的底部。

接着,将‘∧’的两个底部,压在外圈上面。

外圈像穿圆环般,向上穿过底部,再使劲向上拉伸,兜住陶罐的同时,还能多出一对提手。】

这个绳法,不仅能捆陶罐,瓷碗、水桶、花盆等,都可以捆。

嚓---

天气严寒,含水量过大点的地表,都上冻了,像蜘蛛网一样,麻麻癞癞的。

一脚踩上去,‘蜘蛛网’碎裂,发出嚓嚓声响。

土路上的冻雪,早被学生们踩成了灰色冰沙,就连雪

每一次抬脚,都有一股拉拽的阻力感,走到大队门口时,胶鞋底部沾满了湿泥。

他寻一根细树枝,单手扶墙,斗鸡一般,交替抬脚,用树枝抠掉鞋底的泥。

抠完,感觉胶鞋轻了不少。

他一穿过大队的大门,就瞧见右前方站了一个人,标准的国字脸上,露出一抹浅笑。

“书记,你在...晒太阳。”

“不是。”

王文正摇了摇头。

“我在等你,昨天下午,李坚找到我,称不用扒雪了,因为...你有法子,哪怕隔着积雪,也能搞清楚麦苗的状态。

不错,我就知道‘请你去劝李坚’这步棋走对了,挺厉害的嘛,李坚研究许久,都弄不清病因,你只用了一上午,就确定了病因。

麦...麦锈病,就全靠你了。”

沈青:“其实,李老师早就怀疑麦田生了麦锈病,只不过,麦苗表现出的病症,和书上写得略微有点出入,令他无法下定论。

即使没有我,要不了多长时间,他也会从多个角度,确定出病因的。”

“真谦虚。”王文正摇头一笑,“之前,李坚说要扒雪时,我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拦住他,我知道...李坚出发点是好的,但扒雪...一听就不靠谱。幸亏,你能劝住他,不然,我的头疼病,又得犯了。我在这等你,就是为了跟你说声谢谢,哦,对了,你打算什么时候起鱼?”

“下个月吧。”

“行,到时候,你提前几天通知我,我好去找鱼贩子。

李坚说你今天来,会带上治麦锈病的药水。”

王文正的目光,落在了陶罐上。

“嗯,药水,就在罐子里装着呢。”

沈青拿掉罐盖,掌心托住罐底向前一举。

王文正低头往里瞅,水面泛着点点粼光,一股复杂多变的气味扑面而来,不刺鼻,反而令人神清气爽。

“我还以为所有用于庄稼的农药,都是难闻刺鼻的呢。”

“市面上的农药,是化学药剂,毒性大,气味浓烈刺鼻。

罐中药水的原材料,全是一些中草药,气味自然淡一点,药效却一点都不差哦。”

“原来如此。”

王文正想起来,治疯枣树那天,沈青配了几桶药水,其散发出来的气味,清凉之中夹杂一丝草香。

“那啥,办公室还有一沓文件,需要我去处理,我就先走了,你到后院找李坚他们吧。”

“行~”

随即,王文正拐进办公室,沈青则绕过几道弯,来到了拱门。

……

后院,竹棚下方,一群人拿着碗筷,围住了灶台。

李坚瞧见沈青来了,大喊道:“来啦,天太冷了,我们煮一锅元宵暖暖身子,给你也盛一碗吧。”

沈青走向竹棚。

大铁锅里飘满一层圆乎乎的元宵,汤水冒大泡、翻滚间,能看到雪白的米粒,估计是醪糟,因为...四周萦绕着香甜的酒味。

元宵和汤圆,是亲兄弟,煮出来的成品,外观、口感简直是一模一样,区别在于制作方法上。

元宵,是滚出来的。

将馅料切成小块,沾一些水后,放入盛有干糯米粉的箩筐中。

晃动箩筐,使得馅料在糯米粉中滚来滚去,捞出再沾点水,浸湿馅料表面的糯米粉,重新丢进箩筐里滚,直到滚成白胖胖的丸子。

汤圆,是包出来的。

干糯米粉+水,揉成光滑的面团,醒发几个小时后,揪成小剂,用手压成圆片状,包上馅料后,再搓成圆球。

杏香镇,位于南、北交界带,但饮食方面,稍微向北方靠拢。

因而,一般情况下,只有在除夕和元宵节时,各家的饭桌上,才会出现元宵或汤圆。

沈青:“这元宵...是你们自己滚的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