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 第252章 错得离谱

第252章 错得离谱(2/2)

目录

这时,徐述开口道:“文瑞能念及乡中父老,实在是我乡之幸事,但……”n

泼冷水的来了。n

陈凡正色请教:“今日请诸位前来,就是想让大家帮忙参谋一二此事是否可行。小石公但有所想,直告无妨。”n

徐述点了点头:“观文瑞刚刚做的这几道菜,实为珍馐无疑,我想,文瑞一定是想让这些菜进入富家大户的府邸吧?”n

陈凡点了点头,普通老百姓也吃不起啊。n

“那我实言相告,文瑞,今人口味,多尚清淡,北地江南我都曾去过,鹅肝多被时人谓之曰【腥膏过甚】,一般读书人家是不会吃这个东西的。”n

此言一出,陈凡心凉了半截。n

读书人家,也就是这个时代的士大夫阶层,他们是有钱有闲的代表。n

也是引领时尚饮食的代表。n

如果这些人不认可鹅肝,那销路问题上小打小闹还行,想要赚大钱,那肯定甭想了。n

说到这,张邦奇指着那道水晶鹅肝脍道:“小石公说得没错,今人多谓【肝乃藏毒之所】……”n

老例监话没往下说,但陈凡看着自己精心准备的菜品,最后竟然还剩下几片鹅肝刺身没有人夹走,这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n

完蛋了,是自己又开始带着另一个时空的思维走进死胡同了。n

另一个时空中的饕餮客们,可不管什么养不养生,也不管什么腥膏过甚,总之就是一顿造。n

刺身鹅肝上包裹上金箔就能卖出天价,还有无数有钱人前仆后继地消费。n

他以为任何时代的有钱人都是如此,只选贵的,不选对的。n

但他错了,错得离谱。n

北宋士绅推崇颜渊“一箪食,一瓢饮”的简朴生活,将其视为安贫乐道的典范。孔子赞赏这种“贫而乐”的态度,认为饮食应克制欲望,注重精神超越而非物质享受。n

黄庭坚在《四休导士诗序》中提出“粗茶淡饭饱即休”,将简单饮食与知足常乐的生活哲学结合,成为士人修身准则。n

宋代士大夫将莼菜(一种清淡水生植物)视为“近于大道”的至味。苏轼在《浣溪沙》中写道“蓼茸蒿笋试春盘”,以莼菜、蒿笋表达对自然本味的追求。n

陆佃解读《诗经》时,将莼菜与“道之味”关联,认为其清淡特质契合士人的精神境界。n

王维在《游感化寺》中描述“香饭青菰米,嘉蔬绿笋茎”,通过乡野素食寄托超脱俗世的情怀。n

林洪《山家清供》记载的“槐叶冷淘”“冰壶珍”等菜品,均以清简食材展现文人雅趣。n

可以说,一个又一个例子,已经表明在这个时代,清淡饮食已经刻在了士人的骨子里。n

看着灰心丧气的陈凡,一直没有开口的海鲤道:“东家也无需揪心,天生万物,必有所有,读书人不吃,商贾便不吃了?天下有钱的商贾多了去了,嗜追好味的不知凡几,你做出来的鹅肝总有人愿意付银子的。”n

陈凡摇了摇头,海鲤的话虽然听着有道理,但实则,在这个年代,读书人才是引领风潮的存在,若是不能打通读书人的嗜好追求,那鹅肝始终就是上不得台面的【腥膏过甚】之货,价格自然也提不上去。n

这跟他走高端路线的想法已经背道而驰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