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 第244章 离经叛道

第244章 离经叛道(2/2)

目录

陈凡看了看他,并没有回答,而是按照自己的说法继续说了下去。

“所有人或者动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离苦得乐。”

“饥饿是苦、疾病是苦;医治好了是了,天气太热是苦,树荫下乘凉是了。人和动物的一切行为,目的都是离苦得乐。”

“任何行为,任何学说,若不能求利,没有利用价值,则必然会被淘汰!”

陈凡的话音刚落,院中众人顿时大怒。

“放肆!”

“大胆!”

“竟然曲解圣人经义!”

张邦奇也傻了,这下玩大发了,今天陈凡这种离经叛道的话万一传出去,他这个县学教谕和旁边的杨廷选说不得都要受到牵连。

那到时候还搞个屁的马政?

他几次欲言又止,想要上前制止陈凡继续往下说,可沈彪却借着这机会煽动众人,仿佛看到了扳回一城,不用被惩罚的希望了。

这时,陈凡却似乎根本没有看见汹汹众人,而是继续淡定道:“自从孟子大贤讲了仁义,强调义利之辨后,渐渐的,后世的义利之辨,却开始曲解大贤之意,转变为自私无私之别。”

“义利之辨,怎么能与自私与无私混为一谈,简直荒唐。”

“汉唐以降,儒家义利之辨,大多混淆了私和无私之别,两者分不开来。”

“所以谈义利之辨,往往就算是些大儒都会对经义理解的夹缠不清,导致我们现在很多人仍然搞不清楚,什么叫义,什么叫利,什么叫私,什么叫无私。”

众人听到这,突然愣住了,刚刚还闹哄哄的大成殿院前,此刻却安静的落针可闻。

人们下意识地感觉到,似乎有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将会在这小小的海陵县学诞生。

陈凡没有这些人复杂的心理活动,他坦然道:“先说说公私之辩,公私之辩在春秋战国时,有两个极端相反的思想,一为墨子,一为杨子。”

“墨子讲【义】,但墨子讲的和大贤所谓的义完全不是一回事,墨子讲的义,是主张摩顶放踵以利天下,从头顶到脚底板,都可以放弃自己而去为别人谋利,是彻头彻尾牺牲自我,以利别人。”

“而杨子!”陈凡看了看众人,“杨朱的思想,则与墨子彻底相反,他主张【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大家全都一毛不拔,大家也全都不要去妨害别人的利益,全都要为自己的利益着想。”

如果将墨子和杨朱的思想比对一番,答案是什么?

但凡有脑子的人都知道,这绝对都是不可行的。

人类是很奇妙的动物,固然自私的心理人人都免不了,但若是自私到杨朱那个程度,却也没有人能做到。

反之,要想做到墨子说的那样大公无私,天下公利,结果当然是好的,可实则完全不可能。

“既然两者都做不到,那再看看我们儒家的学说。”

“为什么圣人之所以为圣人?”

“为什么大贤之所以为大贤?”

“就是因为两个字——中庸。”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