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应该拍照片(1/2)
张海娇知道张海桐和张海楼不会在厦门久待。
如果是张海楼单独回来,那么只是南部档案馆内部的事。但张海桐一起回来,说明接下来要办大事了。
不久前香港让董家运作了一笔资金,张海娇把这笔钱交给了何剪西。真正花这笔钱的人是董家大宅里的张家人,但做假账的还是何剪西。
但钱一直放在这里没用,说明是在等用它的人。
张海桐到达厦门当天聚过一次后,第二天就投入工作。他们将钱通过银行分批次打给目前在德国和美国的海外张家人,通过他们的手去购置货物。
由于张海桐自己经历过当代电诈的恐怖之处,因此这些钱只是提前付了一笔定金。
南部档案馆和东部档案馆分别行动,前者负责欧洲,后者负责美洲。
步骤很简单,下面的人却很忙,立刻动了起来。董家开始大规模招聘水手,在外界看来,董家这是要扩大船队,似乎是一个信号。靠海吃饭的个人和组织闻风而动,也希望从中分一杯羹。
南部档案馆的特务已经很少了,能活着回来的无一不是万里挑一。
张海桐给这些目前在茶楼当伙计的小张分批次放假,让他们逐渐离开大众视线。这些人到时候会跟随张海桐等人一起踏上开往海外的船只,完成长达多年的海上任务。
秋娘从香港张家来,非常会笼络人。她原本管本家在外做生意的堂口,是个人情通达的女子。
楼里人事往来都是她做主。张海桐放走一些人,她就立刻把人补上。包括董家搜罗上来的水手,她都一一过目。
秋娘耳朵好,一点声响都瞒不过她。张海桐有点怵这种人,她厉害到隔着墙能听出来自己一上午敲了几次桌子。
张海桐不无庆幸的想,幸好自己话少,要是喜欢自言自语,那不就完犊子了。
三楼的房间迎来了它最忙碌的时候。何剪西已经很多天没从那个房间出来了,每天睁眼就是张海桐坐在那里批文件的样子,闭上眼还是那样子。
有时候眯觉醒过来,睁开眼还能看见他直愣愣盯着自己发呆,然后忽然回神继续写。
他徒弟学东西快,楼里日常商业活动的账本打理的井井有条。他没资格进三楼,每天下午休息时,他就会看一会三楼,然后回自己家。
董家的人将资金送出去后,账目就会陆陆续续让人带到何剪西跟前。何剪西再根据这些账目做一本外账。
第三天的时候,他问张海桐:“要结束了吗?”
董家已经不来送账本了。平常跑腿的小管家来的频率变小,今天下午只送了一趟。董公馆的老管家没熬过冬天,已经去世了。
他被葬在董公馆的花园里,和那些南安号上抬下来的尸体躺在一起。小管家是他选中的人,已经接手了董公馆各项事务。
张海桐坐在桌子后面,将最后一批水手的资料放进档案袋中。他身后的墙壁上贴着整整齐齐的照片,黑白色的照片在里都是人像。
那些照片里的人都是董家招募来的水手,这三天张海桐有事没事就看一眼照片墙。档案里的资料上也贴有缩小版黑白相片。这些资料会全部送回香港本家留档。
张海桐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张家的卷阀里会特意留一些普通人的档案,除了位高权重的,还有走街串巷的平头百姓。
这些人无一例外和张家人当时在干的事息息相关。他跟卷阀的人做过事,后来知道这些普通人的资料留档,是为了方便追根溯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