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生日宴(九)(2/2)
“嘘......千代君刚刚讲那些‘社会责任感’的时候我就觉得奇怪了......他这绝对是早有准备,你看内务省大臣那边......”
许多人不着痕迹地偷偷看向内务省大臣,发现他竟然正与夏目阁下站在一道,二人似乎聊得颇为投机,还时不时地看一眼舞池与乐团,简直让人疑心他们正是在讨论这支带着隐喻的优雅的华尔兹舞曲。
而这支圆舞曲当然本就值得探讨。
从开场便奠定的忧郁的基调,带着朦胧的倦怠感,如同一个、纸醉金迷的幻梦——正是眼前的这种纸醉金迷!
而后,这种低迷的旋律像是被困在某种无法挣脱的循环里,一串串谐谑的过渡,似乎想将梦中人唤醒,毕竟纸醉金迷的背后恐是大厦将倾......!
而这梦中人却愈发沉醉,或许是因为那幻梦太过甜美诱人……
无论合奏多么亢奋、欢快,悲伤与孤独,那热闹无法消除的悲伤与孤独始终存在......
只是不知,这种悲伤与孤独,究竟是何人的呢?
是那正在舞池中跳着华尔兹、还时不时低语几句的二人吗?他们此刻确实有着足以孤立全场的气质:
庄重、讥讽,黑暗、光明,邪恶、善良,这支圆舞曲中传递的那些矛盾,竟全能在他们二人身上找见。——许多人都发现了这一点,但都以为是他们自己难得的、过剩的、艺术的错觉。
又或者,这样的悲伤与孤独,不该用以诠释舞池中那众星捧月般的焦点人物,它合该是讲述一个与宴会格格不入的、清醒的旁观者;
至少,某几位自诩旁观者的、清醒或不够清醒的人确实感到了或可悲、或欣慰的共鸣——与这极尽奢华的上流舞会格格不入的自己,竟好似真的收到了来自宴会主人的致谢。
然而,像是这样的曲子,又合该有更宏大的立意。它应是用以讽刺在场的所有名流,包括宴会的主人自己......讽刺他们这些人所习以为常的虚伪;
而像这样的讽刺,又必然是要传达某种志向,或者说,对这个国家、这个社会未来的憧憬......
那是怎样的未来呢?
当然是——没有虚伪的未来。
站在夏目漱石身边的松本清张发现,即使是做戏,他也愿意对敢于做出这种大胆尝试的千代家报以一些认可:
或许......千代家主的名字,不必着急写上去......
原来,这便是夏目老师所说的,某些政治家虚伪的高尚,与,光明正大的狡猾——而这些特质,正是他们这样的人可以欣然利用与合作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