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这一州士民,谁不恨你曹操入骨?萧(2/2)
…
下相城南,楚营。
中军大帐内,一片沸腾欣喜。
刘备是满脸笑意,手中已拿到了甘宁的捷报。
海上截击魏军成功,斩杀魏将孙观,生擒公孙恭,斩杀俘虏八千余魏军,现下已送往应天整编,此时的甘宁已趁势北上袭取朐县,正依原定计划西击郯城…
一连串的捷报,焉能不令楚国君臣们为之振奋。
“伯温,你这一招将计就计,当真是厉害。”
“现下兴霸已拿下朐县,直插郯城,在徐州腹地给曹贼点下了一把火!”
“这一次,孤看曹贼如何应对。”
刘备将手中捷报,笑着向萧和一扬。
众将皆是大笑。
萧和淡淡一笑,却别有意味道:
“楚公,现下曹贼应该也得知了朐县失陷的消息,臣料他旦昔间,便会尽起城中之兵,对我军发动突袭。”
“这是我们趁势给曹贼迎头痛击,一鼓作气攻取下相,兵临下邳的天赐良机,我们得尽快做好准备才是。”
此言一出,帐中一片惊喜,众人齐望向了萧和。
刘备满面奇色,忙问道:
“郯城有失,曹操理当分兵增防郯城才是,伯温你何以断定,曹贼反会尽起大军来袭我主营”
萧和一笑,反问道:
“魏公莫非忘了么,兴霸临行之前,臣曾向其叮嘱过,令他务必虚张声势,营造出他有三万大军的假象。”
刘备一怔,眼神茫然,一时未能领悟萧和言下深意。
庞统眼珠转了几转,却蓦的省悟:
“伯温军师用意,莫非是让曹操以为我半数兵马皆在朐县,主营中兵马不足三万。”
“这样便可诱使曹贼趁虚尽起大军攻我主营,我们便可以逸待劳,给他一迎头痛击。”
“如此一来,我们就能趁胜一举攻取下厢,大军长驱北上,直取下邳”
刘备恍然大悟,惊奇道:
“原来伯温你当日对兴霸之叮嘱,竟是深谋远虑,只为今日给曹操设饵”
萧和一笑。
刘备再无疑惑,欣然大笑道:
“好好好,就依伯温所说,速速召集诸将,共商痛击曹贼之计!”
…
夜已深。
下相南门悄然打开,吊桥徐徐落下。
许褚统率着虎卫骑,环护拥簇着曹操,当先策马出城。
身后数以万计的魏军士卒,人衔枚,马裹蹄,鱼贯而出。
与此同时,东西两门外的犄角大营内,乐进,臧霸等诸将,各统兵马出营,向着城南楚军摸去。
午夜时,五万余魏军,已兵分三路,进入到了进攻位置。
藏在夜色中的曹操,立马扶剑,远望楚营。
所见灯火通明,隐约似能看到一队队的巡卒身影,部署如往常一般。
“魏公,楚营戒备如常,并没有防备我军夜袭,看来仓舒公子的计策成功了。”
许褚脸上燃烧着兴奋,指着楚营沉声叫道。
曹操却脸色出奇的平静,并没有如往常那般,对自己这个神童儿子的奇谋妙计盛赞猛夸。
孙观之死,朐县之失,已令他不敢再盲目自信。
倒不是说曹冲不强,也不是其计谋不奇,而是——
那个萧和太强了。
强到屡屡令曹冲的奇谋妙计功亏一篑,强到迫使他冷静下来,渐渐意识到他的天才儿子,虽然耀眼如星,但在萧和面前却似乎仍要暗淡三分。
“不到最后一刻,万不可再轻敌呀。”
曹操感慨过后,深吸一口气,马鞭缓缓扬起:
“传孤之命,号火点起,三路齐攻!”
“孤今日要踏平楚营,生擒刘备!”
许褚忙将号令传下。
顷刻间,三柱烽火,升起在了夜空之上。
战鼓声旋即敲响,号角声刺破夜的沉寂。
中军三万余魏军士卒,如蓄势已久的洪流,挟裹着天崩地裂之势,向着楚军主营袭卷而上。
曹操策马扬鞭,统帅着虎卫军,亲自督军向前。
几乎同时,号角声从西东两翼响起。
其余两路魏军,依照约定,同时对楚营发动了进攻。
三路人马,五万魏军,滚滚而上。
楚营内。
值守的楚军士卒,眼见魏军突然杀到,无不如惊弓之鸟般一哄而散。
臧霸等诸将见状,无不决心大增,催动魏军更是如潮水般扑向营墙。
五十步,三十步,二十步…
突然。
千鸟振翅的嗡鸣声响起,无数支利箭从楚营中升起,铺天盖地的倾泻向了魏军。
魏军专为夜袭而来,并未携带多少盾牌等防御性装备,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箭雨,根本无所抵挡。
箭雨落。
刹那间,惨叫声此起彼伏,数以百计的魏军被钉倒在地。
冲锋中的魏军立时军心大震,冲势受阻变慢。
“嗵嗵嗵!!”
战鼓声随后响起。
楚营之中,转眼间燃起无数火把,将整座大营照到如白昼一夜。
营墙外的沟壕之中,数以万计的楚军如鬼魅般现身,迅速结成了铜墙铁壁。
紧接着,楚营营门大开。
刘备在众亲军的拥簇下,徐徐而出,傲然现身于营门前。
陡然间的剧变,令各路魏军军心大挫,纷纷停下脚步,陷入彼此拥挤之中。
正策马狂奔中的曹操,脸色骤然大变,急是勒住了战马。
当他看清楚营形势时,倒吸一口凉气,脸色愕然大变。
楚军这阵势,分明是早料到他们会来夜袭,提前已做好了迎战准备。
再看楚军数量,粗粗估算,至少也有五万余人。
也就是说,刘备主力全师在此,根本不是曹冲所推测的只剩下三万余人。
“这,这,这…”
曹操嘴巴大张,声音颤栗,愕然困惑的眼神,仿若见鬼一般。
下一瞬,一个毛骨悚然的念头在脑海中浮现:
中计了!
朐县那三万楚军,根本就是虚张声势。
目的,只为给他下饵,诱他全师来攻楚营。
刘备却以逸待劳,做好了一切准备,给他以迎头痛击!
曹操霎时间惊出一身冷汗,急是大叫一声:
“传孤之命,三路兵马速速撤回下相,速速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