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297章 踩着七星公司赚钱

第297章 踩着七星公司赚钱(2/2)

目录

很快,就有证券公司开拍‘二三关’,而且今天拍卖的‘二三关’数额也不会少的。

具体操作室这样的:

银行委托证券公司拍卖‘二三关’,银行和证券公司也是希望将‘二三关’拍出一个好行情,至少也得稳定在60元以上。

倘若价格维持在60元以上,那么各大银行就会纷纷将手中的‘二三关’拍卖掉,毕竟之后和财政部结算时,卖掉的越多,佣金就越丰厚。

“现在准备开拍二三关债券,请大家踊跃参与!”

很快,证券公司开始拍卖‘二三关’。

胡金顺也是证券公司的,平安证券此次自然也会拍卖平安银行手中的二三关,只不过是数量的多少,以及何时拍卖而已。

“60.05”

“60.1”

拍卖一开始,胡金顺便第一个开始拿下,速度比起‘三大亨’的小喽啰还快。

接下来,大家很快发现异常——二三关库券开盘伊始,就立刻遭到抢抬价格,从60元一路攀升。仅仅半天的功夫,价格就上到62元。

这顿时让人费解,要知道公债的价格波动是很小的,一天波动1~2元已经算是剧烈波动,发生巨大事件的最大波动也就3~4元。

这让一些人猜测,是有人要炒高二三关。

当然,各银行的老法师(金融专家)并不觉得——有人能炒高二三关,在这样的行情下。而且,以往也没有惯例,公债一开始就价格直线飙升。

当天傍晚。

胡金顺向陈光良和蒋梅英,汇报了工作。

“老板,今天证券公司大约拍卖了500万面额的二三关(约值三百多万),我们吃下三分之一。不过我发现,除了我们在炒高之外,似乎还有两方势力在炒高,截止收市,二三关的价格已经涨至63.5元。”

陈光良满意的说道:“自然是还有人在炒高,明天继续买进,争取将子弹打空。”

胡金顺点点头,说道:“好”

既然老板信心十足,那么他也知道,老板一定是有什么底牌。

说实话,现在二三关首日开盘就63.5元,让所有人都有些惊呆,到底是谁在炒‘二三关’。

今天就有人向平安银行和陈光良打听,是不是听到什么内幕消息,只不过是一无所得而已。

另外一边。

三大亨也聚在一起,今天他们虽然没有出面,但也是委托手下门徒去抬高价格,吸纳了三分之一的二三关。

至于还剩下的三分之一,七星公司肯定也是在暗地里吸纳。

虽然七星公司有‘二三关’的原始股,但毕竟只是掌握了国货银行和建设银行,所以必然也需要从市场吸纳,并也是抬高价格的主力。

张啸林说道:“今天听下面的人说,华商证券交易所的66号经纪频繁吃进二三关,莫非这是陈光良也参与了进来?”

陈光良选择了打明牌,并没有暗中吸纳,不然他也有经纪暗牌的,但暗牌一般是关键时刻用的。

杜月笙思索片刻,说道:“有可能七星公司也联络了陈光良,毕竟这沪市金融界,陈光良算是一号人物。”

标金也好,公债也好,陈光良都是这些市场的常胜将军。

黄金荣点点头,说道:“多一个势力也好,说明这一次七星公司要做一笔大的,这样我们就放心了,明天继续抬高价格。”

仿佛是吃了定心丸,三大亨纷纷表示要继续抬高市场的价格。

七天后。

‘二三关’的价格已经被炒到70元以上,这让沪市的金融老法师大吃一惊。

大家也对此进行了分析估断,最后得出结论:这个价格向无先例,银行界不会托盘,这个行情绝对是站不住脚的。

于是,有银行纷纷把财政部抵押给本行的“二三关”库券送进交易所卖掉,买进其他六折库券。

银行家们是这样考虑的:根据协议规定,财政部会在三个月内与抵押“二三关”库券的各家银行结价,以往是以行情一半价位结算,这次就算提高些,打足按六折结算吧,银行也仍旧有赚头,毫无风险,笃定如泰山。

卖出‘二三关’的银行家门,都是认为‘二三关’的价格维持不了70元以上,他们只需要在财政部和他们结算前,再低价买回来,就不会违规。(法律规定,银行必须通过证券公司拍卖公债,不能直接出售公债)

沪市的某幢别墅里。

宋大姐,正在和徐勘、陈行、宋子良一起密谋。

宋大姐虽然未在南鲸政府中担任任何职务,但她在利用政府关系进行投机倒把生财方面绝对精通。她平时常在寓所研究经济、金融、证券交易,且颇有心得。对于库券发行,早在宋子文刚刚推出时,她就认为可以从中牟利,曾向老弟试探过,因宋子文没有表态,只好打消主意。现在轮到了丈夫执掌财政部,宋蔼龄哪肯放过这个机会。

徐勘很是高兴的说道:“已经有不少银行上当了,他们开始直接在市场卖掉手中的二三关!”

此次‘炒二三关’是徐勘这个财政部次长,作为主要军师。

事前,徐堪反复研究后想出来的——根据以往发行公债、库券的经验,认为引诱银行界上钩并不特别难,关键是在银行与财政部结价之前,设法使其把“二三关”库券卖出手。

而根据财政部规定,银行是不能把抵押的库券出售的,只能通过委托证交所交易后的库券账款跟财政部结价(每三个月一次)后获取差价利润。库券交送证交所的权力在库券发行者财政部手里。可是,规定是规定,银行出于牟利考虑未必愿意遵守,只要让银行感到有利可图而且无风险,他们绝对会搏一把的。

而只要银行卖出了库券,往下的事就好办了:把价位往上炒高,期限到时,财政部要跟银行结价算账,银行就不得不贴进钞票忍痛买进库券以应付清点。到时候,“三不公司”买进卖出的差价就是这次宋大姐等人炒“二三关”库券的利润。

宋子良笑着点点头,说道:“大家的想法再简单不过,认为二三关维持不住70元以上,他们现在卖掉,自然打算后面低价拿回来。”

那么,怎样做才能使那些由老法师智囊团支撑着的银行界卖出库券呢?

这个其实也简单,把“二三关”库券的市场交易价位抬高,给银行界造成错觉,误判该库券不牢靠,不久价位必跌。银行界就会先违规把库券以高出平时价位的价格抛出,跌至比他们卖出时的七十元低出一截时,他们再买入,然后等待财政部来结价算账。反正合同中写明了的,以证券交易价位对折结算。这样,银行方面就有之前的“七十元抛出,后以七十元以下价位买入”和“财政部合同规定的抵押对折价(按三个月一结价的市场平均价的对折计算)”两笔利润可赚。

在银行界看来,如此操作,没有不赚的道理。

宋大姐能作为三人的‘头头’,可不是简单的女流之辈,其本身就是一个‘厉害的商人’。

她当即说道:“眼下之际,是继续抬高二三关的价格!”

说完,她看向‘老二’陈行,他掌握着七星公司临时筹措的巨额资金。

陈行说道:“接下来,该是散户入场,以此维护和继续抬高二三关的时候。我已经安排人,四下散布消息,说中·央·政府已经决定收回‘二三关’库券,改发‘二三关’税公债。这样一来,散户必然纷纷登场。甚至不惜抛出手头的其他公债、库券,变现后大量买进‘二三关’库券。”

政府收回,必然是按照市场价格收回,所以大家纷纷买进抬高价格,

徐勘得意的说道:“一边是散户替我们继续抬高价格,一边是银行界纷纷出售手中的二三关,只要我们将这两拨人安排,那么局势就会朝着我们的希望方向发展。”

七星公司不可能一直抬价格,也抬不住,所以现在价格70元以上,他们就希望散户来抬银行抛售的二三关,继续稳住,甚至抬高价格。

当然,这还只是‘前戏’而已,银行界一旦私自卖出二三关,实际上已经是触犯法律,有把柄在南鲸政府手里了。

会议进行到最后,宋大姐想起一个人,说道:“你们认为这个陈光良,是不是知道一些事情?”

‘三不’纷纷沉思起来,截止目前,平安银行没有卖出手中的二三关,但陈光良却通过平安证券66号经纪,大手笔吸纳过二三关,而且还是一开盘就在吸纳。

反常!

宋子良说道:“此人一向聪明狡猾,不上当也是必然。就算他或许知道点什么,但肯定也不会讲出来的。”

徐勘也点头说道:“不错,就拿去年的炒标金事件,他便直接没有参与,显然是个聪明人。”

宋大姐却是四人考虑最多的,她说道:“我倒不是担心他会和我们作对,而是担心平安银行不卖二三关,会有一些人见风使舵,影响我们的计划。”

徐勘当即说道:“放心,我们后续还有很多计划,银行家门会上当的。”

宋大姐点点头,说道:“也对,部分银行不上当,也是在计划之中,后续我们还有猛药。”

很快,沪市遍布谣言,说中·央·政府已经决定收回‘二三关’库券,改发‘二三关’税公债。抬高的价位和四下传播的谣言互相配合,使众多散户信以为真,纷纷入市抢购‘二三关’库券,还有一些散户甚至不惜抛出手头的其他公债、库券,变现后大量买进‘二三关’库券。

华商证券交易所外面的街道,到处都是挤满了望向一朝发财的散户,大家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讨论起行情。

“今天二三关已经75元了,你们买了没有?”

“我买了,我把其他公债都出手了,全部买成二三关。我可是听人说,二三关要涨到90元。”

“不会吧,那岂不是达到了面值的9成左右,这公债历史上最高也就涨到80多。”

“这次不一样,南鲸政府准备收回二三关,市场价格是多少,那就是按照市价收回,大家都卯着劲买呢!”

“买到就是赚到,你们谁要是有资金,感觉下手了!”

散户纷纷入场,这也是一股庞大的力量。

与散户持相反观点的‘大户们’,也就是银行界,大家面对这种行情,认为这是一个只赚不赔的绝佳机会,纷纷抛售“二三关”库券。银行界当时的普遍想法是:“二三关”库券跟其他证券、股票一样,有涨就有跌,现在先以打折价位抛出去,就算以后涨至百元,没人接盘了,那就只好跌下来。

一半以上的银行纷纷把“二三关”库券抛出来了,但另有一部分银行还沉得住气,按兵不动。

平安银行。

协理叶熙明也来试探老板的意思,他说道:“老板,目前我们平安银行只是象征性的拿出50万去证券公司送拍,手中还有足足450万面额的二三关,接下来该如何行动?”

陈光良反问道:“你觉得该如何行动?”

叶熙明当即说道:“目前一大半银行纷纷卖出二三关,我们既然坚持到这个程度,要不要再拿出一部分去证券公司送拍,这样也不承担什么风险,但佣金总归是有的。”

那点佣金,不要也罢!

陈光良笑着摇摇头,说道:“不急,现在局势不明,我们按兵不动即可。沉住气,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

叶熙明不知道这里面的深意,也只能说道:“好的.不过话说回来,二三关已经涨到78元,这个价格还真是让人心动。截止目前,也就那么几家银行还没有行动。”

陈光良说道:“他们也会上钩的”

叶熙明大震,老板这话的意思是——这是有人设的局,那么这个设局的人,未免也实力太强了。连南鲸方面的虚假消息,也敢放出来。

殊不知,别说散布南鲸方面的假消息,就是让财政部配合,七星公司也是可以做到的。

这一波的猛药,可是还没有出来呢!

陈光良此时也大概明白了七星公司的意图——现在七星公司手中,有着大量的二三关,都是低价吸纳进来的,预计平均成本在65元以下。

而如今二三关已经涨到78元以上,但七星公司想套现,也得有人来接盘,不然他们一大量抛出,就会引发二三关轰然倒塌。

而接盘的对象,自然就是那些‘高价卖出二三关’的银行。

想到这些,陈光良也决定‘顺手摸鱼’,而且他还要踩在七星公司的头上获利。

得罪谈不上,但也够让七星公司的几人,忌惮一下陈光良的手段,毕竟他们的把戏,早已经被陈光良知晓。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