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陛下是不是打算放魏王出宫?(第一(2/2)
“是!”长孙无忌等人齐齐拱手,安东的战事,最怕的就是迁延。
李承乾舒了口气,说道:“虽然说现在距离三国灭国,还有几年时间,但有必要开始往安东囤积粮草了,毕竟三国一灭,不管好坏,那两三百万人口,就是大唐的难题了。”
“喏!”众人神色凝重的点头。
“最后便是河北的百姓迁移和江南的船贸展开,这两件事情,尚书省要抓紧。”李承乾看向长孙无忌和李勣。
两人立刻认真的拱手道:“臣等领命。”
“剩下的还有就是明年科举的事情。”李承乾抬头,沉吟道:“科举主考的人选”
“陛下!”长孙无忌下意识的抬头。
李承乾回过神,说道:“就吏部尚书吧,行事也方便些。”
“喏!”长孙无忌忍不住立刻拱手。
这几年,皇帝一直都是在用宰相做科举主考,吏部尚书张行成一直都是居旁辅佐,现在终于轮到他了。
“年前就这些了。”李承乾笑笑,说道:“明日舅舅去查一下,看看朝中谁的年礼还没有领到,该派人送的送一下。”
“臣领命。”长孙无忌很轻松的拱手。
“便这些吧。”李承乾微微抬手,说道:“众卿好好过个新年。”
“陛下新年安康。”众人一起笑着行礼。
……
长孙无忌看着李勣等人的背影,然后转身回到殿中,对着御榻上的李承乾拱手道:“陛下!”
李承乾点点头,看着长孙无忌道:“叫舅舅回来,是因为有一件私事,要和舅舅商量。”
“请陛下示下!”长孙无忌躬身。
“是齐王的事情。”李承乾从御榻上站了起来,走到殿中,然后看向殿外,轻声道:“我们都知道,齐王谋逆的事情,当年很有些蹊跷,所以父皇才会将他幽禁在邙山,免得再有什么变故,如今十几年过去了,齐王早已改过,所以朕想将他放出来。”
“将齐王放出来”长孙无忌有些惊讶的抬头。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朕登基马上就九年了,如今天下称天可汗,江山已稳,放他出来不会有任何影响,而且明年底要封禅嵩山,用这个借口做一做兄弟孝悌也不错。”
长孙无忌了略微思索,然后小心的问道:“陛下是不是将来也打算放魏王出宫”
“还是舅舅了解朕。”李承乾有些苦涩的笑笑,说道:“算是朕的一己之私吧,等再过几年,东岛三国齐灭之后,朕想就将青雀从北苑放出来。”
“那陛下打算在哪里安置魏王”长孙无忌神色谨慎起来。
李承乾略微沉吟,最后说道:“去濮州吧,降封濮阳郡王,让青雀安静的过完余生吧。”
长孙无忌想了想,最后拱手道:“陛下仁德。”
“至于齐王。”李承乾平静下来,说道:“让他去闽地做一任刺史吧,这几年足够让他的心思沉定下来了,去闽地深山,做一任开拓之臣吧。”
福建多山,多蛮族,那里的地方刺史需要做的最多的,就是引蛮族下山,定居州县,然后予以教化。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陛下,臣看刺史就算了,齐王毕竟有罪。”长孙无忌稍微沉吟,说道:“臣看便做地方别驾吧,内外都方便。”
李承乾眉头一跳,随即缓缓点头。
“齐王和魏王都可如此安排,那么晋王呢”长孙无忌小心的看着李承乾,问道:“陛下,将来在灭吐蕃之后,是否要对晋王也予以优待。”
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再看吧,前两年,他已经在黔州纳了一房妾室,等将来,朕灭了吐蕃,真正的封禅嵩山之后,或许会让稚奴在黔州找个地方做别驾,安度晚年就是了。”
“陛下仁德!”长孙无忌郑重的拱手。
“朕能做的不多,也就是如此了,算是对得起父皇母后。”李承乾看向长孙无忌,说道:“相比青雀和稚奴,房二凭借战功,在军前已经做到了校尉之职,将来再有战事也能多立功劳,等到灭三岛之后,朕会让房遗直将他的几个儿子送过去团圆。”
“房遗爱毕竟是房相教导出来的,能力还是有的。”长孙无忌点点头,道:“将来说不定他还有在安东做一任刺史的机会。”
“希望如此吧。”李承乾目光轻抬,叹声道:“如此,朕便能彻底的对父皇和母后有所交代了。”
“是!”长孙无忌感慨的拱手。
李承乾兴致一时有些不振,微微摆手。
长孙无忌认真拱手,然后从含元殿退了出去。
看着长孙无忌离去的背影,李承乾神色平静下来,反而是看着长孙无忌的背影,眼神复杂。
……
永惟九年,正月初一。
正旦大朝。
群臣,诸王,地方刺史,内外诸夷国王使者,国子监学子,还有致仕耆老,全部肃然的站立两侧。
李承乾一身赤红色衮龙袍,站在了殿门前。
侧过身,李承乾看向身后一身金红色凤袍,头戴凤冠,腹部微微隆起的苏淑,然后温和的伸手右手。
苏淑虽然有些犹豫,但还是将左手伸了出去。
李承乾托着苏淑的手,然后一起迈步进入太极殿。
群臣恭敬的持笏拱手。
皇后身体有孕,这是国之吉兆,但无论如何,有了今天这一幕,皇后在群臣心中的份量,越发的重了起来。
等到李承乾和苏淑一起在御榻之上坐下,群臣这才齐齐跪倒,叩首道:“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李承乾目光看向一侧的内侍省典仪,然后微微抬手。
内侍省典仪立刻上前一步,高声道:“兴!”
“谢陛下!”群臣这才肃然躬身起来。
侍中孙伏伽从群臣当中站出,走到大殿中央,对着皇帝沉沉拱手,然后才庄重的开口道:“臣,门下侍中孙伏伽,启奏陛下,永惟八年,风调雨顺,百姓安乐,诸业顺畅,天下安定,臣以天下臣民,启祝陛下万寿无疆。”
李承乾透过冕旒,看着群臣。
冕旒晃动,一年新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