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让整个西域,都战栗在大唐的铁骑之(2/2)
天气渐暖。
北苑。
漕渠之上,一艘艘大船缓缓的逆流而上,朝着西北边的渭水而去。
“这些弩箭送到安西,应该就到三月底了,差不多能够赶上雁门郡公出兵。”李承乾骑马缓缓沿着渠畔而行,目光顺着漕渠,看向整个西北方。
茫茫的天空下,两侧绿柳已经发芽,带出一片绿意。
已经隐隐有了“万条垂下绿丝绦”的影子了。
二月春风似剪刀啊!
“陛下!”李勣跟随上前,低声说道:“碎叶川的消息虽然还没有送过来,但西突厥东厢五咄陆拿下应当不成问题,剩下的不过就是席卷南下而已,倒是雁门郡公,在葱岭,怕是要啃硬骨头了。”
“贺鲁最后的疯狂啊!”李承乾轻轻点头,然后开口道:“朕让雁门郡公负责此战,便是因为他杀人从不手软。”
雁门郡公梁建方,龙门县伯薛仁贵,还有右金吾卫将军丘神勣,是军中少有的杀神。
只看皇帝派谁领兵,那么朝中究竟是剿是俘,究竟侧重哪边,应该就能看出回来了。
这一战,程知节坐在安西都护府,统领南北两路。
北边是契苾何力和回纥人,加上阿史那弥射和阿史那步真。
南边是梁建方和薛仁贵,加上薛万备,王方翼,裴行俭这些人。
一看就是奔着杀人去的。
而且是屠杀。
“陛下还是在想日后安定西突厥的事情”李勣一下子就摸透了李承乾心中的想法。
许敬宗和李义府跟在后方,两人轻轻地看了李勣一眼,然后又看向皇帝。
两人虽然如今都是黄门侍郎,许敬宗更是同中书门下三品,但对于这军中之事,他们可不敢轻易插话。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自从前年爱卿说过之后,朕便一直在想这件事情。”
李勣微微抬头,看向李承乾。
“东起平穰,西至西海,东西一万三千里,疆域无边。”李承乾轻声呓语,他的目光落在渭水之上,然后上抬,看向西北明澈的天空,神色认真起来:“爱卿说的对,的确应当将西突厥彻底纳入大唐,只有如此疆域,朕才能承载父皇天可汗威名。”
“陛下英明。”李勣拱手,然后小心的说道:“臣说的是羁縻州之策。”
“朕明白,无非就是以阿史那一族为都督,大唐派长史管辖,但那里终究是大唐领土,不是吗”李承乾直接转身。
“是!”李勣点头,哪怕仅仅是名义上的,那里也的确是大唐领土。
“而且,西突厥汗国,该灭国了。”李承乾神色平静下来。
“是!”李勣眉头一挑,他终于明白,皇帝为什么答应了。
西突厥灭国,这是皇帝登基以来,第一个灭亡的国度。
这些年来,皇帝一向以天下为重,目光长远。
东岛三国便是如此。
大唐灭三国不难,难的是三国百姓不愿归心,所以想了诸多办法来转移矛盾,最后让他们相互仇恨,而心归大唐。
去年的时候,李勣刚刚提出这一个建议的时候,皇帝也是犹豫。
攻灭贺鲁,拿下整个西突厥,都不难,难的是如何让西突厥百姓归心。
这很难,前面东突厥的例子还在那里摆着。
但皇帝突然答应了,一来是因为这是皇帝手上第一个真正灭国的国家,二来,怕是皇帝心里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
“大唐强大了。”李承乾催马,转身缓缓的朝大明宫而去,同时说道:“朕登基也已经有八年了,虽然因为高句丽战事,砥砺前行,但八年下来,大唐并没有因为战事而拖垮,反而日益昌盛,一战而出百万弩箭,父皇那个时代,哪能如此!”
“陛下英明!”李勣猛然一惊,是的,现在相比于先帝时期,各种军械的生产何至于倍增啊!
“至于说西突厥。”李承乾轻轻笑笑,叹声道:“朕的确想收西突厥的人心,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从灭东突厥开始,一直用心西突厥,西突厥可汗也被大唐换了好几任,但西突厥的人心从来没有归服大唐,一刻也没有。”
只有大唐兵临西突厥的时候,东厢五咄陆部跪的最快,而西厢五弩失毕部,则趁机前移到更西边的地方,拉长大唐的战线,从而缩短大唐可持续作战的能力,从而躲过一劫。
然而,不管是东厢五咄陆部,还是西厢五弩失毕部,都是一样的。
他们从来就没有心归大唐过。
只不过是兵临城下,被迫无奈之举。
“东突厥归降大唐快三十年来,但他们真正心归大唐又有多少。”李承乾冷笑一声,说道:“朕想过,效仿东突厥,将西突厥迁移到庭州以北,但便是朕将庭州经营的如同仙境一样,怕是收不了西突厥的人心。”
李勣低头,说道:“陛下目光明澈。”
“既然如此,那就干脆彻底灭了西突厥汗国,立威整个西域。”李承乾拳头一握,冷声说道:“便让整个西域,都战栗在大唐的铁骑之下,至于日后,谁起灭谁。”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