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 第638章 陛下打算什么时候回长安?(第一更

第638章 陛下打算什么时候回长安?(第一更(2/2)

目录

李承乾想了想,说道:“于师吧,马周的身体不好。”

“是!”现在马周任中书侍郎,平日里还有高季辅替他担当一些,一旦成了中书令,职司更重,就不好弄了。

“牵一发而动全身。”长孙无忌抬头,继续问道:“之后呢,侍中又空了下来!”

“这个朕还没有定下。”李承乾摇摇头,说道:“或者让孙伏伽任侍中,高季辅任御史大夫,提刘仁轨和李义琰先后任中书侍郎……当然,之前尹君任刑部侍郎,婺州刺史崔义玄任大理寺卿。”

“臣还以为陛下会用定州刺史崔仁师呢”长孙无忌微微有些诧异。

“崔卿!”李承乾摇摇头,说道:“崔卿暂时还是不要调回朝中吧,等一两年,朕会将他调往辽东,安定一段时间再说。”

崔敦礼现在还在兵部尚书任上,崔仁师调回来,必然是九寺寺卿和六部尚书位置,李承乾怎么可能给他。

相比于而言,崔义玄虽然在婺州立有大功,但他出身清河崔氏,和崔敦礼关系远了一层不说,他在朝中的根基也很浅。

这样一来,调他任大理寺卿,不至于破坏朝中的政治格局。

“这么说来,陛下是打算用苏勖来接替英国公处理东岛三国之事了”长孙无忌敏锐的把握到了李承乾的想法。

李承乾摇摇头,说道:“不是苏勖,是苏勖和苏定方,单凭一个人,怎样都是无法彻底平定东岛三国的,他们两个联手,朕再给加上一个刘仁轨,便足够了。”

长孙无忌目光微微闪烁。

他心里清楚,苏勖实际上并没有多少能力,他不过是占了皇后大伯父和昭媛生父的便宜,才能坐到那个位置。

苏定方最多算是军中将领。

真正让皇帝值得信任的,是藏在李勣和苏勖之下的刘仁轨。

李勣是不可能在菟州多待的,那么接下来是苏勖接替,苏定方辅助,最后是刘仁轨接任。

这样东岛的事情就顺下来了。

……

长孙无忌抿了一口茶,然后抬头问:“臣冒昧,陛下打算用多长时间让高句丽彻底灭国”

“三到六年吧。”李承乾摇摇头,说道:“如今我们已经从高句丽割了一半出来,剩下的就是慢慢治理,然后让高句丽剩下的百姓倾心大唐,如此才能一步步的解决,高句丽剩下的两百万百姓的事情。”

高句丽或许军力不足,但也不能小看他的人口。

也就是高句丽自身没办法将这么人口全部转化为的战力,而且,军中的兵刃也不够。

不然,想要攻破平穰城,真没这么容易。

然而,这两百万百姓依旧是李承乾和整个大唐最需要面临的问题。

“三到六年的时间,暗中控制高句丽,结合高句丽自身,准备两百万百姓足够一年的粮食。”李承乾忍不住摇摇头,说道:“舅舅,六年,朕看都很难。”

“不是难,是陛下想的太多。”长孙无忌将奏本递回过去,道:“若是按照英国公的处置方法,每日只让他们吃一点东西,保证饿不死,这就容易多了,而且高句丽国内怕也藏有足够的粮食,这次若不是英国公毁了平穰城中的粮食,一切也没那么容易。”

泉盖苏文在平穰城中堆积了足够二十多万军民吃用两年的补给,而且是在关键时刻都能拉出去作战的。

可想而知,泉盖苏文对于这一战的准备,究竟有多强。

但他没有想到,李承乾的准备更足。

新罗,百济,高宝藏,加上大唐强兵压境,内外分化,最后泉盖苏文身死。

“舅舅说的是。”李承乾笑笑,点头道:“更何况我们的手上还有盖苏文的三个儿子,处事要容易些。”

“是!”长孙无忌抬头,突然问道:“陛下打算什么时候回长安”

皇帝在洛阳已经一年多,长安虽然平静,但皇帝也不能久在洛阳啊!

李承乾神色安静了下来,想了想说道:“今年不行,毕竟已经十一月中,马上朕还要祭祀嵩山,安抚诸事,前前后后折腾下来,恐怕已经年底了,而且大战虽然了结,但大军在军前,粮草运输也不能停歇,再有就是到了明年,朕想去河北看看。”

“河北”长孙无忌想了起来,皇帝前两年就说要去河北。

平穰皇帝是不会去了,但去河北远远眺望,却已经是皇帝能做的最大限度了。

“一来,明年年中的时候,第一批从菟州撤回的将士应该就回来了,朕顺带迎接,二来,朕也想认真看看河北。”李承乾抬头,说道:“去年的时候,户部侍郎张大象提及河北百姓赋税沉重,希望朕能稍微减缓一些。”

长孙无忌顿时神色肃然起来,问道:“陛下是如何说的”

站在一旁的张阿难,轻轻地看了长孙无忌一眼。

“还能怎样,无非就是继续加大对河北府兵的招收,然后调往菟州,同时加大河北百姓迁移力度,赋税之事,不是那么容易调整的。”李承乾轻轻摇头。

“陛下英明。”长孙无忌点头,说道:“其实陛下恩赏河北百姓很容易,但多年以来,朝中对河北苛刻已成惯性,想要调头不易。”

“除非能再找出个地方来替代河北。”李承乾看向长孙无忌,问道:“舅舅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长孙无忌想了想,说道:“江南”

“年中江南已经叛乱了,不减免赋税已经不错了。”李承乾摇摇头,道:“所以现在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将河北的负担,平分到河北,辽东和菟州,最后彻底过渡到东岛三国身上。”

东岛三国终究是要彻底归入大唐之下,到时候,矛盾外移,从而彻底解放河北。

东岛三国,才是真正承接大唐整个制度运转的最底层的存在。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