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如果有这种可能,是最好的(2/2)
送走卢作新再回到小会议室,他们都在讨论粉碎机设计图,看到他进来,廖祚祥问他设计的依据是什么,他到办公室把计算稿纸拿来,笑着说:“以前都是我计算的,他们嫌麻烦,今后这一块可要交给廖老师了。”
从研究设计小组成立之初开始,所有的设计计算都是他做的,他们只是检查一遍,还说他理论知识深厚、脑瓜子反应又快,让他们来计算的话,不能保证准确,导致浪费时间,于是他也没勉强,把这个任务揽下。
都说是机械设计,其实对于一个新产品来说,计算量是不少的。
秦淦西以前泡在图书馆里,看过大量的书籍,后来又从脚盆国一所大学零元购了大量的书籍,每天都要看书,又零元购大量的资料,虽然只看过很小一部分,但也看到了不少人家的计算方式,所以他越来越不相信他们的计算,到后来已经不再谦让,把事先的计算任务自然揽入怀中。
现在廖祚祥来了,这个任务可以交一部分给他,甚至大部分,直到全部……各算一半也好。
中午,秦淦西组织班组长以上的人在食堂聚餐,欢迎廖祚祥到来。
看到以汤代酒的行为,廖祚祥感觉很是新奇,但很快接受。
他也是一个不好酒的人,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喝,并且酒量很小,这种方式正合他意。
下午两点半,秦淦西接到刘院长的电话后赶去院长办公室。
刘院长示意他坐下,然后说道:“秦淦西,这里有一个读研的机会。我把你的情况向几个教授说了,他们认为可以特殊对待,也就是说只要参加考试,你一旦通过考试,就可以边工作边读研。你认为怎么样?”
秦淦西体会到了刘院长对自己的看重,也知道他因此付出的努力,便回应道,感谢院长的照顾,我愿意边工作边读研。
职称到了七级,想走从政一途几乎没有了希望,那么只能把文凭提高一些,在科研这一块做到更高。
刘院长点了点头,我知道你会答应的。愿意招你读研的教授有几个,分别是清大……不过他们要求你本月十六、十七两天去面谈。
听到刘院长说出的四个名字,秦淦西有些激动,那四位都是国内最着名的教授,三个在京都,一个在上沪,不过他马上把上沪那位淘汰了,没别的原因,最希望跟的导师在京都清大,上沪那位也很不错,但交通实在太不方便,赶不到,再说人总要有取舍的,不可能都要。
听到他的选择,刘院长没有多说,只是叹了一声,确实,交通太不方便了。
秦淦西继续说,其实我还想去找那个设计数字机床的小组,看能不能把我们的机床升级。
接着问道,刘院长,如果他们今年毕业,能不能把那个小组的学生全部要过来,把那些老师调过来?
他第一次去脚盆国的机床厂,看到的都是普通机床,但在他们的研发中心,他得到了大量的数字机床设计图纸,并且是要生产的,只是那时没看到那些,所以还是生产的普通机床,不过即使看到,他估计也设计不了,因为他们这些人中没有数控这方面的,这次过去,他想请教一下这方面的事,看他们能不能提供这方面的帮助。如果能把小组全部调过来最好,弄过来部分也行。
刘院长伸手指指他,笑着说:“你啊,想把各种专业人才都聚集到一起吗?”
秦淦西嘿嘿笑,如果有这种可能,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