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把柄(1/2)
二人在街边的一家茶楼要了雅座,洛洄笙不知道萧懿想对自己说什么,在坐到位置后忍不住探究看向萧懿。
萧懿给洛洄笙斟了茶,将茶杯放置在她面前:“武兄请。”
洛洄笙看了一眼茶杯,并没有动作,而是直截了当地开口:“萧少尹也知我的身份不便在外久留,所以有话不妨直说。”
萧懿见她跟自己这般生疏,心中不免有些苦涩,但碍于双方的身份,他还是努力将这股情绪压下。
“武兄觉得大安朝现下如何?”
洛洄笙闻言并未有太大反应,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我不太明白萧少尹的意思,还望萧少尹解释一二。”
相比起她的疏离和淡漠,萧懿反而坦率多了,直言道:“距先皇离世仅仅过去三年,大安朝最为关键的地方就出了问题。”
“依武兄之见,谁最应该为此事承担责任?”
洛洄笙眉头微微轻皱,随即勾唇轻笑:“萧少尹问错人了,我这才刚从蛮族回来不久,并不知晓朝中之事。”
“况且,萧少尹说大安朝最为关键的地方出了问题,容我多嘴问一句,是哪里出了问题?”
二人相互打量着彼此,片刻后,萧懿最先败下阵来。
“长公主真的不知吗?”
萧懿眸光深邃,他知道洛洄笙因为身份定然不会明说。
说罢紧接着又继续道:“历朝历代,盐跟铁都是国之根本,这一点相信武兄也知道。”
“昨日定国公私下买卖铁器一事,在朝中已是闹得沸沸扬扬,但眼下除了铁器,其实盐也……”
“等等。”洛洄笙抬手打断了他,神色平淡地说道:“若真如你所说,那这些话你理应在朝堂上说。”
“此事与我无关,萧少尹莫再说了。”
萧懿似是没想到她会推脱,下意识怔了一下,可还未等他反应过来,就见洛洄笙突然站起身。
“我不便久留,若是萧少尹没有其他事,那我就告辞了。”
说罢,洛洄笙便转身朝门口走,今日遇到萧懿是她没想到的,还是尽快离开的好。
“长公主!”
萧懿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洛洄笙脚步一顿,只听他又继续道:“难道长公主忍心看着先皇呕心沥血建立的大安朝走向衰败吗?”
“长公主深明大义,心中有国,莫非真的要眼睁睁看着大安朝覆灭?”
洛洄笙心头一震,当场呵斥:“胡言乱语!”
对上萧懿认真肃穆的目光,洛洄笙微微眯了眯眼,“萧少尹莫不是忘了,我只是女子,干涉不了朝政。”
“方才你所说,我权当没有听见,今后也莫要再说这种毫无厘头的话了。”
萧懿见她如此提防自己,眸中闪过抹失落,定定看着洛洄笙:“长公主在满足难道没有接触过乌孙吗?”
洛洄笙见他越说越离谱,顾不上其他,当即呵斥:“萧懿,你好大的胆子!”
一声呵斥后,萧懿依旧直勾勾地盯着洛洄笙,似乎并未因为她的训斥而害怕。
洛洄笙见他如此,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你听清楚了,你说的那些话,我可以当做没有听到。”
“但你心里应该清楚,今日你所言若是被旁人听去,可不单单是你们萧府讨不了好,还会害了更多无辜之人。”
说到这个份上,洛洄笙却依旧警惕无比,这让萧懿感到有些许失落。
望着眼前之人的疏离,还有警惕,萧懿缓和了一下情绪,说道:“长公主不必紧张,方才那些话我只说给你听过。”
“倘若长公主愿意,我甘愿当你手中的一把利刃,为你劈开道路。”
洛洄笙这下确定了,萧懿定然是知道什么,否则不会说出这种话。
“你是不是知道了什么?”
她索性直接问出口,以萧懿的脾气秉性,说不定会直接跟她坦白。
然而这一次洛洄笙却想错了。
“我只是想帮你。”
萧懿没有回答她的话,只是一脸信誓旦旦地说道:“我知道你不相信我,我可以递上投名状以表决心。”
闻言,洛洄笙轻挑了下眉,“什么投名状?”
萧懿起身向洛洄笙走近,脸上多了几分沉着冷静,“自然是足以让长公主相信我的东西。”
“定国公府参与私盐贩卖的证据。”
洛洄笙心中暗暗一惊,私盐贩卖可是重罪,如果萧懿说的是真的,且手上还有证据,那这确实可以作为扳倒定国公府的王牌。
不过萧懿说的也未必就是真的,眼下形势危急,一切还得谨慎为之。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萧少尹仅凭几句话就想让我相信,未免也太强人所难了……”
洛洄笙冲他浅浅一笑,随即转身准备离开,可就在这时,身后再次传来萧懿的声音。
“那就等下次见面时,我把东西给你带过来,我会让你亲眼看到证据。”
“如此,你就能相信我了吧。”
萧懿再次约定见面,无论如何他都想帮洛洄笙,只要是她想做的事,他都会竭尽全力。
洛洄笙并未马上应下,而是迟疑了片刻,最后才答应了他。
虽说眼下定国公被禁足于府中,但有太后在背后为其撑腰,再加上沈清颜有孕,估计不过多时永和帝就会放他自由。
到了最后,定国公买卖铁器一事只怕会不了了之。
若是定国公得到喘息的机会,想要再对付他就不容易了,这个时候或许可以利用一下萧懿所说的私盐贩卖一事。
洛洄笙思索着走出茶楼,刚来到街上便遇见了宿家回京的车队,浩浩荡荡好不风光。
“京中可真是越来越热闹了。”
洛洄笙在心里暗暗嘲,想到宿君嫄虽是相貌清纯,实则本人却心有沟壑。
她对沈清颜深受永和帝宠爱一事,似乎并不在意,如此想来此人野心也不小。
翌日——
洛洄笙用完早膳不多时,正与红烟等人在院中凉亭歇息,一早出门打探消息的温鸿便急匆匆跑来。
“长公主。”
洛洄笙抬头看了他一眼,见他神色紧张,顿时意识到出事了。
“说吧,又发生何事了?”
这两日她已经见识到了永和帝身为帝王的为人处世,如今哪怕对方再做出什么离谱的事,她也不觉得奇怪了。
温鸿见她如此不免有些担忧,“长公主,据宫里传出的消息,今日早朝有大臣提及纳妃一事,却被皇上再次压下。”
闻言,洛洄笙轻笑了一下,“这不奇怪,眼下沈清颜才刚有孕,皇上定然不会在这个时候纳妃。”
她很清楚沈清颜在永和帝心中的分量,若不是因为先皇遗训,只怕在得知沈清颜有孕之时,永和帝就会立马封她为皇后了。
“对了,听说有官员弹劾定国公贪赃枉法,徇私舞弊,还暗中贩卖私盐铁器。”
温鸿将自己打听的消息如实禀报后,果然看见洛洄笙脸色变得难看,“结果皇上当场震怒,言官依旧冒死进谏,满朝文武百官难劝。”
洛洄笙没想到定国公贩卖私盐的事这么快就被捅破,不过转念一想,或许这也是一件好事。
“那进谏的官员情况如何?”
“听说人倒是没死,但是被皇上罢免了官职,期间有几个大臣劝诫也被皇上当众责骂了。”
听见温鸿的讲述,洛洄笙不禁皱起了眉,“皇上真是越来越糊涂了。”
言官死谏,理当重视!
然而永和帝不仅没有妥善解决,反而将其罢免,如此做法往后朝中还有哪个臣子敢进谏!
“长公主,咱们接下来要怎么做?”
洛洄笙垂眸思索片刻,虽说她此刻已是满腔怒火,但为了计划能顺利实行,也只能暂时先忍耐等待时机。
“静观其变。”
不多时,言官冒死进谏一事便在京中传得沸沸扬扬,百姓们不知其中缘由,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京中流言四起,很快便传到永和帝耳中,再加上文武百官在朝堂上各种劝说,永和帝发火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了。
几日后早朝上——
“皇上,如今京中流言四起,百姓们已是人心惶惶,定国公贩卖私盐铁器一事不可再误了。”
“眼下所有人都知晓定国公涉嫌私卖铁器,倘若再不将此事查清,待消息传到边关,定会寒了边关将士的心。”
“臣附议!”
大臣们似乎不再畏惧,纷纷劝诫永和帝尽快处置定国公,可永和帝这几日被沈清颜各种哄骗,故而才会拖延调查定国公私卖铁器一案。
永和帝目光沉沉地盯着满朝文武百官,气得当场怒拍龙椅:“都给朕住嘴!”
“朕早已说过,定国公一事不过是闲言碎语,并无实证,为何你们非要朕给定国公治罪?”
话落,一大臣倏然直起身:“并非没有实证,只要皇上让人彻查,定能找到证据。”
“皇上,此事关乎大安朝命脉,若再拖延下去,只怕终有一日会酿成大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