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同人 > 我说抄家你不信,流放路上你哭啥 > 第202章 城外卖惨

第202章 城外卖惨(1/2)

目录

谢瑜的异能也不是能覆盖所有地区,必须从有粮种的田里经过并且停留一段时间才行。

她不得已看向跟着她们的禾城官员。

城里有个司法参军跟着谢翀他们,他急忙下了马,召来地里负责的人,询问从何处开始播种。

司法参军叫肖猛,人与其名,一身遒劲肌肉,块头高大,往哪儿一站就是一堵墙。

谢瑜准备行动前,对同样贴身保护的肖猛道,“肖大人,一会儿场面也没办法避开大家伙,要是实在饿极了,就让他们啃些玉米棒子吧。”

别浪费就成。

肖猛皱眉,手握佩刀。

他今早是跟着太守大人见过谢瑜本事的,他明白谢瑜所说的场面,可粮食还是统一分发的好吧。

但想想也是,都快饿死了,有新鲜玉米棒子在眼前,能忍住不吃的,估计就只有他们太守大人。

“五姑娘,那我先吩咐一声。”

他还是选择听谢瑜的,毕竟在地里忙活也实在需要力气。

但也不能多啃,一人一个足够了。

为免一会儿田地里闹哄哄,引来没有清扫干净的怪物,他让众人闭紧嘴,不管看到什么都不得大声嚷嚷。

“嗯。”谢瑜没有异议。

片刻后。

寸草不生的田里开始冒出一抹绿色,肖猛跟在谢瑜身后,脸上除了惊讶,就是警惕。

他心潮澎湃,紧紧握着佩刀,目光如鹰隼一般锐利,随机扫荡着。

一定不能让人伤害到五姑娘,这可是天赐的祥瑞,来拯救他们的。

两颗玉米粒丢进坑里,泥巴一埋,连水都不用浇,又重复进行。

播种的将士近乎麻木,好想把这玉米粒扒拉进自己嘴里,连带泥巴一起吞进腹中。

可他们不能。

忽然,他们听到了来自四面八方诡异的尖叫。

“是玉米,地里长玉米了。”

“好多玉米,有救了,有救了,老天爷啊!”

“天啊,我没看错吧。是新鲜玉米!!!”

“啊啊啊啊!!!天爷啊,地里自己长玉米了。”

众人猛地抬头看去,只见漫山遍野之间,绿意开始沸腾。

肖猛额角划过一抹黑线,才给他们说了别嚷嚷,别嚷嚷,听不进去是吧。

“闭嘴,干活!!”

他忍不住怒吼一声。

……

章桓带着收割队伍赶来时,玉米地已经催生完,谢瑜转移到小麦地这头。

因为翻了地,泥土腥味有些厚重,可今日,新鲜的玉米清香从四面八方传来,香得章桓展开双臂惊呼。

望着漫山遍野的玉米,他不禁热泪盈眶。

天佑晋国,天佑陛下啊!!

快速扒开玉米皮,新鲜饱满的嫩玉米裸露出来,激动到手抖的众人狠狠咬了一口,确实感受到玉米的香甜后,才确定这不是做梦。

继而嚎啕大哭起来。

一边哭一边吃,连落个玉米皮都要从地里捡起来塞进嘴里。

太好吃了,太好吃了。

跟这些天硬得可以噎死人的粗粮馍馍比起来,这新鲜玉米简直就是美味佳肴。

章桓带来的队伍隐隐躁动,眼巴巴盯着地里的玉米,疯狂吞咽唾沫。

“去吃吧,别浪费。

吃完赶紧干活。”

他知道今天必须给他们点甜头,一来鼓舞人心,二来让他们知晓拥护陛下是绝不会错的。

他也忍不住亲自掰了一根玉米,但他没吃,而是捧在怀里,跟抱着金疙瘩一样稀罕。

对了,赶紧告诉陛下和城里的官员。

他们有食物了。

“瑜儿,喝口水,歇歇再忙吧。”秋老虎毒辣,崔六娘给谢瑜撑着伞,面容和善的跟在她身后。

谢瑜是觉得有点热,额角汗珠不断冒出来。

闻言。

她轻点头,接过崔六娘手里的水囊,“娘,你喝没有?”

再有半个多时辰就能忙完回家了。

午睡是赶不上的,今晚早点睡吧。

崔六娘拿帕子擦擦汗,笑盈盈道,“喝了,喝了,放心吧。”

禾城也不缺水,地里各处都供着凉白开呢。

不远处,谢云荆拿着两根串在棍子上的玉米跑过来,兴奋得跟大马猴一样,“妹妹,妹妹,给,烤玉米好了!”

难得可以外出放风,还不用担心环境危险,谢云荆这一上午可没少乱窜。

中午送来的饭食一般,被养叼嘴的谢瑜吃的不多。

谢翀见她这样没胃口,只好就地取材,让谢云荆给她烤了玉米。

两根玉米,谢瑜一根,崔六娘一根。

正好要歇息,母女俩就坐在田坎上,吹着热风,热乎乎的吃着。

谢云荆则是站在她们身后,颇有成就感的盯着正在收割的众人。

这玉米真好吃,太新鲜了。

一会儿还能砍根玉米杆嚼嚼。

章桓在村子大路旁支了个凉水摊子,收割的队伍若是累了,也好轮着下来歇歇。

新鲜玉米须熬出来的凉茶,清热解渴,还能扫去众人心中对食物缺乏的阴霾。

章桓亲自下地掰了几背篓玉米,沉甸甸的玉米压得他有些肩膀受不住,可心里是高兴的。

就跟所有收割的人一样,没有一个嫌累嫌苦,都是笑着在忙活。

要不是怕引来怪人,他们都还想高歌一曲了。

风吹麦浪。

绿色的小麦从地里钻出来,眨眼间便成熟透,金黄诱人。

庄稼把式搓了一把小麦,露出里面饱满的胚芽,笑得牙不见眼。

玉米地收完,已经是傍晚时分,为免突然冒出来大量食物引起城里百姓注意,他让人先将尚未脱粒的玉米送到军营中存放。

等脱粒完晒干,再按陛下吩咐,送到各城去。

不过他还是运送了一部分新鲜玉米回城,分到每家每户去救急。

谢瑜她们忙完就回去了。

夜里收割困难,偶尔也有怪物出没,章桓未免情况变糟,便只派人驻守在麦地周围,等第二日天亮再加派人手收割。

后面接连几日都是如此。

粮食产量一上来,章桓头也不疼了,腰也不酸了,走路也带风了。

城里百姓熬过了饥饿,章桓宣布以工代赈,修建新的粮仓和晒场。

百姓有了力气,砖厂、瓦厂、兵工厂也开始重新运行,城里毁掉的房舍改头换面,逐渐有了从前风采。

章桓想给崔家人换个大宅子,可被他们拒绝了。

一来没必要,二来住惯了不想搬。

城里欣欣向荣,这是所有人都盼望着的。

谢瑜催生了三天玉米和小麦后,又催生了两天油菜籽。

没有油菜籽,肚子里没油,吃进去了东西反而不好消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