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五庄观(1/2)
随着林楠的一举一动,那三位大仙的命运也如同水涨船高一般,节节攀升。他们与林楠同为车迟国的国师,这些年里,托林楠的福,他们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可以说是鸡犬升天。
一连串的机遇接踵而至,让这三位原本平平无奇的妖怪大仙修为突飞猛进。如今,他们甚至已经触碰到了凝结金丹的门坎,修为即将迈入一个新的境界。
见此情形,林楠索性让他们在九极山中修行,希望他们能借此机会修成金丹,更进一步。
……
于是,三位大仙各自选了一个山头,开始潜心修行。如今的九极山,已然呈现出一片洞天福地的气象。九座山峰连绵起伏,形成了九宫九极的阵势,天然地聚拢着天地元气,为修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林楠则回到了自己的三清观中,开始闭关修炼,消化这一次的所得。与三位大仙相比,他的收获无疑更为丰厚。
太上老君赐予的“九极盟威符箓”已经融入了他的身躯之中,这意味着车迟道庭的一大半气运都落在了他的身上。此外,那天上地下、三界数千位道教神灵留下的名讳烙印气息,也蕴含着无尽的奥妙。
更值得一提的是,庄子庄周赠予他的“逍遥游”与“齐物论经”,更是道教中的无上经典。若说整个道教传承千年,谁与太上老君的境界最为接近,那非庄周莫属。他的境界高深莫测,已经达到了常人无法理解的地步。
即便现在,庄周也未曾以真身显化于人前,而是一直以“蝴蝶”的状态游荡在天地之间。他仿佛既存在于三界五行之中,又超脱于时间空间之外,处于一种玄之又玄的境界。然而,纵论三界,却无人敢小觑他的才情和道行。
因此,林楠能得到庄周的传承,实在是收获颇丰。他闭目入定,心中流转过庄周传下的经文经义,逐渐对这些经典有了更深的理解。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林楠心中默念着经文,仿佛看到了那遨游在北海中的巨鲲。接着,他又想到了庄周梦蝶的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随着林楠的沉思,他的身上逐渐发生了一些奇妙的变化。一股玄之又玄的波动从他的身上散发出去,他的身躯仿佛变得虚幻起来,不再完全处于现世之中。接着,他的身形隐隐生出波动,化作了鲲、化为了鹏、又化作了一只蝴蝶……
“蝴蝶非蝶,蝴蝶是我,我仍是我。”林楠从庄周的境界中领悟到了自己的道。庄周那般化蝶境界,仿若超脱世俗,化作蝴蝶游离于时空之外,又在三界之中,玄之又玄。而林楠从中领悟的,却是时间空间之中,唯我唯一。
这两种境界虽然不同,但所能衍生出来的神通却是殊途同归。林楠此番对时空之道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且通过“逍遥游”,他还领悟了“鲲鹏”之道,这是一门立足于速度变化的神通。
虽然他的修为没有实现跨越性的提升,但神通却增强了许多,前路也变得更加明朗。林楠仍然盘坐在那里,开始尝试将自己一身所学融会贯通。
他从修行至今,所学驳杂,融汇古今。许多在西游世界中还未曾诞生的经文、经典,他都曾修习过。论起底蕴之深厚,林楠已然超越了当前的道教众人。
此时,林楠将自己这一身的修行和积累融汇到一起,试图创出一篇镇世经文。“九为极,演万物,为道之极……”他心中默念着,慢慢地,有一道经文在他的心中酝酿而出。
时间匆匆流逝,转眼间已经过去了月余时间。林楠心血来潮,冥冥之中仿佛有所感应。他猛地睁开眼睛,直接出关而去,朝着五庄观的方向疾驰而去。
此前,林楠在五庄观内曾得到镇元子的示好,并且还获赠了人参果。那时,林楠就已经决定日后要回报镇元子的恩情。现在,正是回报的时候了。
此时,西游一行人已经来到了万寿山前。他们看到前方有一座仙山,气象恢宏、福地洞天,俨然是一处圣僧仙辈的居所。
“这般山中,定然决无邪祟,一定是个圣僧仙辈之乡。我们不妨游玩慢行,欣赏一番这山中的美景。”孙悟空火眼金睛扫视了一番,并未发现任何妖气,反而感受到了一股浓郁的仙灵之气。
于是,西游的师徒四人便不急着翻山而过,而是决定在这山上游玩一番。这座仙山,赫然便是闻名遐迩的“万寿山”,山中藏着五庄观这一处仙家圣地。
只不过此时五庄观内,镇元大仙刚刚接了元始天尊讲说混元道的邀请,已经带着自己四十六名弟子上了天去听讲道。留在五庄观内的,只剩下清风、明月两个年纪最小、修为也最弱的童子。
孙悟空等人在这万寿山游玩时,不经意间自行找到了五庄观。他们看到五庄观气象恢宏,心中生出拜访之心,于是便走了进去。
清风、明月一见他们愣了一下,但紧接着就注意到了唐三藏。他们连忙上前行礼道:“老师父,失迎失迎,请坐请坐。”
清风问道:“可是来自东土大唐的唐三藏长老”唐三藏有些疑惑地回答道:“贫僧就是,仙童为何知我贱名”
童子恭敬地回答道:“我师临行前曾吩咐弟子远接东土大唐的取经人。不期师父们来得这么快,有失迎迓。老师请坐,待弟子办茶来奉。”
唐三藏连忙客气地说道:“不敢不敢。”一边说着,唐三藏一行一边走进了正殿之中。
他们抬头一看,只见殿内正壁上只写着“天地”二字,前方有香炉供奉着。唐三藏心中疑惑不解,便问道:“仙童,你五庄观真是西方仙界圣地,为何不供养三清、四帝、罗天诸宰,只将‘天地’二字侍奉香火”
清风、明月闻言笑道:“不瞒长老说,这‘天地’两个字,上头的还当受得起我们的香火;下边的却还受不得。这是家师父虔诚传下来的规矩。”
唐三藏听了仍然不明所以,又询问了一句。清风、明月解释道:“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四帝都是家师的故人,九曜是家师的晚辈,元辰是家师的下宾。因此,我们五庄观并不供奉他们。”
这一番理所当然的话,却让孙悟空嗤笑出声。猪八戒在一旁好奇地问道:“大师兄,你为何发笑”
孙悟空哈哈大笑道:“你们都说俺老孙会捣鬼,但这道童却是会吹牛皮、捆风啊!”清风、明月闻言一滞,当即有些不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