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 第465章 进军沪上,狼来了

第465章 进军沪上,狼来了(1/2)

目录

第465章进军沪上,狼来了

奔驰汽车的新工厂选择,很快就定了下来。

沪上那边对于奔驰汽车的到来,绝对是非常欢迎的。

年产36万辆乘用车的现代化生产线,直接就可以带动几百亿人民币的产值。

这样子的企业,谁不喜欢

只是沪上相关部门是开心了,沪上汽车集团就不一样了。

“于总,奔驰汽车的新工厂已经确定放在安亭镇。”

“下个月就会正式的开工修建,明年上半年投产奔驰c级轿车。”

“据说这个工厂的产能规划达到了36万辆,会招募超过5000名员工。”

“市里面是高度重视,全力配合。”

汪会亮心情沉重的跟于金说着自己最新听说的事情。

虽然正式的签约仪式要下周才举行,可是作为魔都当地的地头蛇,沪上汽车集团这边自然是已经听到了相关的消息。

“领导们也真是的,这么重要的事情,居然没有任何人主动的跟我们商量一下。”

“奔驰汽车主打的就是奔驰e级和c级轿车,跟我们的桑塔纳和沪上牌轿车都是有直接竞争关系的。”

“如今一口气修建那么大新工厂,到时候大家都去买奔驰轿车了,那我们的产品没有人买的话。”

“对市里面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啊。”

在于金看来,沪上这边所有跟汽车行业相关的事情,都应该第一时间让自己知道。

而不是现在那样,奔驰汽车的新工厂地址都已经确定下来了。

自己才从非正式渠道获得这个信息。

“没办法,奔驰汽车的两款轿车在海外太受欢迎了。”

“如今每个月的出口创汇金额都非常的高。”

“深城那边因为宝马汽车集团的原因,如今是坐稳了华夏经济第一大市的位置。”

“上级肯定是想要尽快的追上去。”

“要不然面子上也过不去。”

汪会亮对于现在的局面倒是看的比较清楚。

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心情才比较沉重。

奔驰汽车的新工厂,吸引力可是比它们集团要更大。

特别是在出口创汇方面,指不定到时候奔驰c级轿车的出口创汇金额,就可以碾压沪上所有其他企业的出口创汇金额。

那样子给大家带来的冲击,还是挺大的。

“奔驰汽车的新工厂来到沪上这边修建,那么南山变速箱、南山发动机、南山科技等配套的企业,是不是也会来这边投资修建新工厂”

于金自然是很清楚汽车产业供应链的影响。

一款车型,不是简单的修建一座工厂就能搞定的。

这里面需要各种零件的配套业务。

从深城这边运输零件过去,自然是可以的。

但是运输的销量铁定就谈不上多么的高了。

“南山变速箱不一定会过来设厂,但是南山发动机应该是会的。”

“毕竟发动机上面的零件更多,生产节拍比变速箱要慢。”

“至于南山科技,不一定全部零件都会过来生产,但是肯定会有一部分吧。”

汪会亮结合自己把握的情况,给出了一个推测。

“这么说来,宝马汽车集团这一次是全方位的进军沪上。”

“狼来了啊。”

于金很是担心的说道。

以前桑塔纳轿车可以说是独占沪上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公务用车市场,以后有了奔驰c级轿车,情况就不好说了。

更加不用提红旗宝马的红旗a6在一旁虎视眈眈。

这个局面,绝对不是于金希望看到的。

“宝马汽车集团在深城发展了那么多年,估计江辉也是觉得到了向外拓展的时候了。”

“听说今年开始上级会全方位的开发沪上,各种政策会陆续的出台。”

“江辉应该也是选择了一个好时机。”

汪会亮这么一说,于金倒也理解了。

只是这个局面,对沪上汽车集团来说,似乎不是什么好事啊。

仿佛看透了于金内心的想法,汪会亮在旁边补充了一下自己的观点,道:“其实宝马汽车集团全面进军沪上,对我们来说也不全是坏事。”

“以后我们的一些零件,自然也是可以从它们的配套厂那边采购。”

“不管是国产化程度还是成本竞争力,应该都要比我们现在的许多零件要更加的理想。”

为了搞桑塔纳国产化项目,沪上汽车集团这几年可是没有少费功夫。

但是到现在为止,桑塔纳轿车都还有超过一半的零件是从德意志进口。

如果南山科技等公司来到沪上设立工厂,沪上大众这边显然也是可以考虑从南山科技那边采购更多的零件,从而进一步的提升国产化率。

没有经历过外汇紧张局面的人,是很难体会汽车行业对于提高国产化率的要求的重视程度。

“希望如此吧。”

“不过我们也不能一味的依靠沪上大众,属于我们自己的沪上牌轿车,不能放弃。”

“之前已经提过,后面我们也跟首都汽车制造厂一样,生产一款类似于首汽之光的轿车。”

“当初沪上牌轿车一年销量可以达到五六万辆,我们至少要恢复到这个水平。”

于金这么一说,汪会亮倒是没有特别大的压力。

他现在主要负责的是沪上大众的业务,自主品牌的业务不归他负责。

……

“建君啊,你看人家奔驰汽车的c级轿车,现在卖的多火”

“还有红旗a6,现在也是市场宠儿。”

“首都汽车制造厂、沪上大众、一汽丰田、羊城标致等各个车企,现在都是主打各种级别的轿车。”

“我们确实要去开发皮卡,到时候在国内的销量,恐怕表现不会很好啊。”

魏德亮对长城工业公司的发展前景比较担忧。

公司现在的情况可以说是每况愈下,账户上压根就没有什么钱。

上个月还找银行贷款了100万元来维持经营。

按照这个节奏下去,魏德亮担心到时候公司直接就活不下去了。

“叔,国内现在确实是有许多汽车厂都在生产各种各样的轿车。”

“这意味着轿车市场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

“不管是奔驰e级轿车还是奔驰c级轿车,亦或是皇冠、桑塔纳,还是首汽之光等其他的产品。”

“我们如果去生产轿车的话,其中任何一款,我们都没有办法有足够的信心做的比它更好吧”

“这种情况下,选择一条不一样的赛道,走差异化路线,降低竞争的激烈程度。”

“我觉得是最适合我们公司发展的。”

魏建君是很有主意的一个人。

他叔叔已经多次提到过发展战略的这个事情,但是他的主意一直都没有变化。

长城皮卡项目折腾到现在,已经到了样车准备的阶段。

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后退的余地了。

“你说的是有一定的道理,可是皮卡车型毕竟还是太小众了。”

“生产suv都比生产皮卡要来的靠谱一些。”

“现在厂里面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可以说已经到了资不抵债的地步了。”

“我们不能承受任何的风险了。”

魏德亮这么一说,魏建君却是有完全不一样的看法,“资不抵债,其实不一定就是坏事。”

“借着这个机会完成企业的改制,彻底的成为我们掌控的企业,免得留下一些争议,不是更好吗”

伴随着各种政策的出现,国内对于民营企业的态度已经越来越清晰。

魏建君觉得自己正式的掌管长城工业公司,并且改名为长城汽车,条件已经成熟了。

自己成为公司的主人之后,有些动作就会做的更加方便。

要不然终归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顾虑。

“你不担心以后政策出现反复”

魏德亮思考了一下,提出了自己的担心。

他是经历过风雨的人,知道政策要是一旦发生重大变化,那对他们叔侄两个的冲击就非常大了。

“叔,我觉得政策是不可能向后退的。”

“各种各样的迹象都表明政策只会越来越开放。”

“前段时间深城那边成立了一家珠江科技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的老板就是江辉,完全是按照国内民营企业的流程注册的。”

“明明人家可以披着港资企业的外资皮囊,但是江辉却是没有走这条路。”

“我觉得这也说明对方很看好民营企业在国内的发展。”

不得不说,魏建君的眼光还是非常厉害的。

从这种细节里头,他都能解读出许多东西出来。

当然,也就是江辉在国内商圈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太大了。

要是换成其他人的话,这种分析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珠江科技只是一家新公司,规模完全没有办法跟宝马汽车集团相提并论。”

“你这么判断,会不会太草率了一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