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晋乱 > 第223章 永宁余烬,永嘉初啼。

第223章 永宁余烬,永嘉初啼。(2/2)

目录

当夜陆机在鹤庐焚毁《晋书》草稿,烟灰中浮现出司马颖在邙山占卜的卦象。他蘸着鹤血重写《辩亡论》,破晓时分发现\"辩\"字写成\"变\"——狼毫坠地,惊散满室鹤影。

七月初七,河间王司马颙夜巡函谷关时,关城内突然出现百年前的长安市集。商贩叫卖着太康年间的五铢钱,酒肆悬挂的\"元康\"灯笼下,几个醉汉正传阅贾充的《乙巳诏》。裨将张方劈开酒坛,流出的却是永平元年的酸醪。

\"报!潼关燃起狼烟!\"斥候的嘶喊惊破幻境。司马颙回望关楼,见守军铠甲爬满青苔,箭垛里生出合抱粗的栎树。他猛然想起二十年前随杨济巡视此关时,曾在古槐上刻\"弘农杨氏永镇\"——而今树皮龟裂如老者皱纹。

八月中秋,石崇望着金谷园中凋零的芍药,将绿珠最爱的瑟瑟冠投入寒泉。昨日洛阳来使索要《王恺斗富图》,画中珊瑚树突然流出黑血,染污了成都王赐的蜀锦屏风。

\"季伦公快看!\"侍童惊呼。池中浮起三十年前王恺送来的沉香木,木心嵌着的玉珏竟与贾谧生前佩戴之物形制相同。当夜暴雨冲垮听雨轩,在废墟中发现杨骏手书\"天下财富三分\"的玉版,版上裂痕恰如黄河九曲。

九月初九,刘渊在左国城祭祀冒顿单于时,祭坛突然地陷三尺。从裂缝中挖出的青铜钺上,刻着\"汉匈奴左贤王\"篆文——这正是他祖父于扶罗的佩器。巫师用獭油擦拭钺身时,浮现出洛阳城破的幻象。

\"大单于,晋人送来和亲公主。\"使者呈上的婚书盖着东海王印鉴,帛上却沾着司马颖府中的龙涎香。刘渊将婚书投入篝火,火焰中突然显现陆机在华亭书写\"变亡论\"的身影。

十月寒衣,潘滔在洛水边祭奠叔父潘岳时,水中浮起半片玉蝉。这原是贾后赐给太子的玩物,此刻蝉翼上却刻着嵇绍的绝命诗。当他将玉蝉供奉于北邙潘氏祖坟,墓碑突然渗出水珠,汇成\"广陵散绝\"四字。

是夜狂风掀开东海王军帐,案头《洛阳伽蓝记》无风自动,停在第廿八页\"永宁寺\"条目。司马越看见空白处浮现出血字谶言:\"九世而亡\",墨迹与当年杨骏被射杀时誊写的《道德经》同源。

腊月廿三,百年不遇的酷寒冻结了整条黄河。司马颙的玄甲军踏冰南下时,冰层下不时传来《破阵乐》的闷响。参军李含凿冰取水,发现冰晶中封存着元康元年的柳絮,絮上沾有杨芷太后断甲时的血渍。

当先锋部队抵达风陵渡,冰面突然迸裂。浮冰碰撞间形成天然八卦阵,阵眼处赫然冻着楚王玮的鎏金兜鍪。司马颙用佩剑劈开冰面,剑锋竟与兜鍪内壁的\"元康九年制\"铭文擦出火星。

永宁二年正月,东海王司马越的新年朝会上,炙鹿突然在铜鼎中直立而起。当庖丁剖开鹿腹,滚出的不是内脏,而是当年八王受封时的金册。成都王司马颖的贺表在此刻送达,帛书展开时飘落杨骏府中的银杏叶,叶脉渗出的汁液将\"恭贺\"染成\"吊唁\"。

子夜更鼓响起时,式乾殿藻井突然坠落。司马越抬头望见井壁密密麻麻的刻痕中,\"司马越\"三字正被新血覆盖。井底传来赵王伦的嘶哑笑声:\"八王同穴!\"

永兴元年三月,成都王司马颖的七星冕冠坠入漳河时,河面浮起万千萤火。参军卢志打捞起冠上摇摇欲坠的东珠,发现珠内封印着当年陆机在邺宫写《豪士赋》时的烛影。对岸突然传来羯鼓声,刘渊的匈奴骑兵举着火把,火光中映出东海王密使的身影——那人腰间玉玦竟刻着\"元康九年尚书台制\"。

\"此乃天意。\"司马颖将冕冠碎片撒入激流,碎片忽然化作龟甲排列成\"离上坎下\"未济卦。他想起八年前在邙山古战场,张华血溅的《徙戎论》残页也曾显现相同卦象。

光熙元年腊月,东海王司马越的狐裘扫过冰井台石阶,青苔下露出\"永平元年杨骏监造\"的铭文。侍中庾敳捧来热酒时,酒气蒸腾出诡异的图案——正是当年赵王伦被刺杀的式乾殿藻井纹样。

\"报!并州急件!\"传令兵呈上的木匣夹层掉落数粒黍米,米上刻着匈奴文字。司马越用银刀挑开火漆,信笺浸出羊膻味,字迹却在烛光下化作洛阳宫城舆图,未央宫方位渗出黑血。

永嘉元年七月,被囚金墉城的晋怀帝听见女墙传来《明君曲》,曲调竟与当年贾后毒杀杨芷时宫人所奏相同。侍从掘开墙角,挖出布满铜绿的编钟,钟内壁刻满\"元康\"年号。当夜暴雨冲刷钟身,流出的锈水在砖面汇成\"五胡乱华\"四字。

永嘉五年六月,刘渊之侄刘曜攻破洛阳时,太极殿蟠龙柱轰然倒塌。烟尘中升起三十年前杨骏被射杀时的箭矢,铁锈里裹挟着司马伦的冕旒玉藻。前赵士兵在瓦砾间拾得半枚龙凤符,符上血渍经年未褪,遇光显现\"王与马共天下\"谶语。

建兴元年元月,琅琊王司马睿的船队行至广陵渡,江心忽现青铜鼎。王导命人打捞,鼎腹内壁铸着\"元康九年扬州贡\"字样,鼎中清水映出陆机在华亭谷放鹤的景象。当夜东风骤起,鼎内清水化作血雨,淋湿了南迁士族携带的《三都赋》帛书。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