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观摩“黑寡妇”战斗机(1/2)
对于航空学院的学生而言,1953年秋季学期,学习条件虽然艰苦,同学们却乐在其中,拼命学习。
半军事化管理,早晨6点时号声一响,开始一天的早读。
上课地点是在有些透风的工棚中。
外面偶尔还可以听到嘈杂的施工声。
许大茂和1953级的航空学院学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听课,做笔记,写作业,做实验。
当时,航空学院的学制为五年制。
对于发动机系而言,也没有现成的教科书。
或者油墨印刷的教材,或是手工抄写老师的讲义。
主要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航空概论》、《发动机设计原理》、《飞机设计》等。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大茂和他的同学们汲取着科学文化知识。
《数学》课堂上,林云清老师正在滔滔不绝的授课。
“同学们,我们要注意计算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还可以多维度的进行思考。比如黑板上的第三道题,还可以有其他思路。哪一位同学上来解一下?”
“各位师生朋友们,注意啦。施工中,请注意安全。注意脚下可能有钉子,小心喽!”外面工地的喇叭声此起彼伏。
同学们哈哈大笑。
喇叭声散去之后,精彩的课堂教学继续。
在这样的条件下学习,是许大茂万万没有想到的。
后世,他们是在主楼或新主楼里面上课,常年恒温。
响应“要每天运动一小时,为祖国工作50年”的号召,每天下午还有一节体育课,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许大茂和同学们聆听着王可久教授的《发动机原理》,认真了解喷气发动机的构造原理。
“同学们发动机的构造就是这样。它是一架飞机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你们身上的担子很重,你们不仅需要学习这些知识,研制和生产我们国产发动机的重任就落在你们这代人身上了。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一下,我们是开放式、互动式教学。”王可久教授强调道。
林千寻举手,问道,“王老师,我有点好奇,发动机那么小,怎么可以把一架飞机带上天,而且飞机里面还能载人,或者载物。我有点好奇!”
王可久教授笑了笑,点点头,说,“这个问题提的好。飞机发动机通过将燃料与空气混合,并在燃烧室中点燃,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会向后喷射。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会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推动飞机前进。我们的研究方向可以考虑增加发动机的性能,从而提高飞机的续航能力。”
游宇洋好奇地问道,“王老师,不仅要推动飞机本身升空,而且还载人载物,飞机发动机的燃油消耗量是不是很大?”
“游宇洋同学考虑的挺全面啊。确实是这样啊!飞机发动机需要大量的燃料来维持飞机的飞行。现在,国外的航空工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们的航空工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我们的使命就是学习,仿制,再到国产改良,国产替代。一口气吃不成一个胖子,我们需要分几步走。如果你们掌握了这些相关的知识,参与到改进发动机设计的过程中去,争取进一步改良技术,使用更高效的燃料,燃油消耗量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王可久回答道。
“王教授,我们能不能来一堂,课堂之外的实际观摩课,比如去看看真正的飞机?”许大茂提议道。
在这个时代,这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并不多见。
王可久思考了片刻,说,“当然,可以。我们去看看我们校园里面的几架飞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