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收复中华(1/2)
影视制作公司的豪华办公室内,张导再也无法保持平静,那种感觉就像是一直以来你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别人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极其出色,让人叹为观止。
\"这样的真实场景,绝对是实拍,绝非任何特效所能达到!\"
他拧紧眉头,焦虑地在高级地毯上来回踱步,心中疑惑不已,实在无法理解苏晨是如何创造出眼前这般宏大且逼真的战争画面。
这里的每一片绿植,每一位士兵,每一柄长剑,都有着鲜活的温度和质感,绝非虚拟特效所能比拟。
然而,要聚集如此众多的临时演员,即便动员全国的力量也难以凑齐。更何况,如果有这样大规模的拍摄计划,在行业内不可能一点风声都没有传出。
苏晨的节目制作团队竟然如此神奇?!难道他们已经掌握了某种全新的特效技术,足以以假乱真……
想到这个可能性,张导心头不由得掠过一丝忧虑:未来的日子里,是否人类的一切行为,甚至艺术创作,都将被科技进步所替代?
然而,当他看到正在播放的《都市华夏》节目时,心中的担忧瞬间消散。就算科技再发达,人工智能再先进,它们所创造的事物终究缺乏灵魂。
华夏的精神,只会深深烙印在华夏子孙的血脉之中。
屏幕上,一滴水珠缓缓落下,最终“啪嗒”一声,击打在明代军队前锋朱棣肩头那枚龙头盔甲上,四散飞溅。
“看来是要下雨了。”
朱棣微微眯眼,依旧下令部队继续前行。前方崇山峻岭之间,一条蜿蜒巨影隐约可见——那是长城!
望着远方的明长城,苏晨眼神闪烁,心潮澎湃。在他心中,如果说华夏真的有龙的存在,那么长城无疑是华夏之龙。
从秦汉三国,历经唐宋元明清,长城不断修缮延伸,始终守护着华夏大地,并见证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千年不断的冲突与战争。
这时,朱棣注意到苏晨凝视长城的目光,不禁好奇地问道:
“敢问苏先生,后世之人如何看待本王多次北伐之事?”
撇开帝王身份,朱棣是一位久经沙场、英勇善战的将领,他的军事才能足以与唐太宗李世民相抗衡,这也是他引以为豪的荣耀所在。
听到这个问题,苏晨语气深沉地回答道:
“后世学者对于永乐大帝五征漠北之举,虽认可其取得一定成果,但也批评其好战心态,劳民伤财,导致国家财政空虚,此举并不可取。”
这番话犹如一把利刃,直刺朱棣的心窝。原本英姿勃发的他,脸色立刻变得阴郁,眼中闪烁着如同乌云蔽日般的黯淡光芒。若是换作他人说出这样的话,恐怕早已被他下令处决全家,就如同当年在应天府奉天殿前诛杀方孝孺那样。
但他明白,这话出自苏晨之口,分量自然不同,让他感到压力山大,仿佛喉咙被什么东西梗住一般,无法呼吸。
难道自己真的做错了?后世子孙竟会如此评价自己。
朱棣回首望去,只见身后数十万大军。他们中有多少人长眠在这远离故乡的荒芜草原上。又想到皇宫内日夜为军费操劳的太子,以及那些因沉重赋税而仅能勉强维持温饱的百姓们。
或许,这就是后世之人如此评价自己的原因吧。
然而就在此刻,苏晨神情未变,接着说道:
“然而,永乐大帝奠定的大明基业,铸就了大明的民族脊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历代帝王无人能出其右。”
“陛下,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