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华国四柱(1/2)
步入书院,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汉白玉石碑林立,每一块都镌刻着华夏历史长河中的璀璨篇章,从远古的神话传说《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到儒家经典的《孟母择邻》、《孔融让梨》,再到励志佳话《闻鸡起舞》,每一幅壁画都栩栩如生,由当世顶尖的艺术家匠心独运,让人在漫步间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古人对话。
在这样一个充满诗意的环境中读书,无疑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享受。晨光初照,南月湾的柔美轮廓在竹林间若隐若现;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书页,每一行字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这里是知识的海洋,也是心灵的归宿。
然而,随着神农书院的声名远播,招聘之事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天堂岛的邮箱几乎被各式各样的简历淹没,数量之多,令人咋舌。面对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求职者,如何筛选出真正热爱国学、愿意为传承文化贡献力量的人才,成为了摆在苏诚面前的一道难题。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竟有高等数学博士愿意放下身段,应聘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老师,这份对教育的热情与执着,让人动容。
正当苏诚为筛选工作焦头烂额之际,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燕京新儒523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国学泰斗丰怀瑾大师,即将亲临天堂岛,考察神农山脉,并就神农书院的建设与发展提出宝贵意见。这无疑是天赐良机,苏诚决定借此机会,向大师展示《尚书》与《乐经》这两部遗失已久的经典,聆听大师的高见。
丰怀瑾大师的到来,让整个神农书院乃至整个天堂岛都为之沸腾。他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步入这片神圣的土地。沿途的风景美不胜收,尤其是那连绵不绝的神农山脉,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生机与智慧,让大师的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洗涤与升华。他感慨万分,若是唐宋时期的文人墨客能亲眼目睹此景,定能留下千古绝唱。
在神农庙前,大师偶遇了一位金发碧眼、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小伊利娅。她来自遥远的乌克兰,却对华夏文化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她的礼貌与聪慧赢得了大师的喜爱与赞赏,大师甚至当场许诺要指点她儒家经典文化。这一幕温馨而美好,成为了神农书院一段佳话。
随后,大师一行进入神农庙内,瞻仰了神农氏的慈祥雕像,并参观了各个书房。当看到来自不同国家的孩童们正聚精会神地阅读着华夏书籍时,大师的心中涌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与自豪。他深知,这些孩子就是未来传播华夏文化的使者,只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与培养,他们定能将华夏文明的火种播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然而,等待苏诚的过程却异常漫长。从清晨到黄昏,再从黄昏到深夜,大师与他的学生们始终保持着耐心与敬意,在神农庙中静静等候。期间,大师不仅指点孩童们学习儒家经典,还与学生们分享了自己对国学的深刻理解与感悟。他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
终于,在深夜的宁静中,苏诚匆匆赶来。他深知自己让大师久等的不妥之处,连忙致以诚挚的歉意,并亲自为大师泡上了一壶用神农矿泉水冲泡的上好大红袍茶,配以神农大米制成的精致糕点以表歉意与敬意。
在茶香与糕点的香甜中,两人开始了深入的交谈。苏诚向大师详细介绍了神农书院的建设理念与未来规划,并诚恳地请大师提出宝贵意见。大师则对苏诚的远见卓识与辛勤付出表示了高度的赞赏与肯定,并就《尚书》与《乐经》的复原与传承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两人相谈甚欢,仿佛有说不完的话题。
此次会面不仅加深了苏诚与丰怀瑾大师之间的友谊与信任,更为神农书院乃至整个华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神农书院必将在苏诚与丰怀瑾大师等一众有志之士的共同努力下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请丰大师品鉴。
“此乃……”苏诚的声音在静谧的书房中轻轻响起,如同晨风拂过竹叶,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丰大师,这位国学界的泰斗,目光中闪过一丝疑惑,随即缓缓伸出手,轻轻触碰那捆古朴的竹简,其上赫然刻着《尚书》二字。
对于《尚书》,丰大师早已烂熟于心,其间的每一个字句,都仿佛是他灵魂的一部分。然而,眼前的这份竹简,却如同迷雾中的灯塔,照亮了他未曾触及的知识海洋。那上面记载的,不仅仅是夏、商、周三代的君臣之道,更是华夏文明深邃而璀璨的智慧之光。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一个多时辰悄然流逝,丰大师终于放下了手中的竹简,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他缓缓抬头,望向苏诚,那眼神中既有询问,也有惊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