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冬至(1/2)
“诶,今晚就吃饺子啊?”
刚训练完,谢振业走在众人前面,一进门就看到餐桌上几大盘饺子,且没有其他菜,顿时有些诧异的发出了疑问。
身穿白色厨师服的王师傅闻言,从厨房探头出来大声回答道:
“今天22号,农历冬至啊,小谢,你们那边冬至不吃饺子啊?”
“额....冬至了啊,我没注意,嘿嘿。”
谢振业对此有些挠头。
一是他确实不知道今天冬至,二是在他们家,好像对冬至不太讲究,有时候吃,有时候好像不吃。
李枫等人倒是没有什么特别反应,因为习惯了。
苏丙天:“我敢肯定是牛肉馅!”
张培蒙:“我猜还有鸡肉和虾仁的!”
“哈哈,都有,都有,饺子今晚管够!
王师傅一边说,一边把刚出锅的饺子端上餐桌,顺便招呼他们去洗手。
这画面对于好几年都在冬训基地过冬至的李枫几人来说,对这个日子已经习惯了。
洗完手后,众人在餐厅落座。
李枫等人的“小食堂”蛮大的,一个大大的圆桌上差不多可以坐下二十几人,很是宽敞。
桌上是可转动的透明玻璃转盘,夹菜啥的也很方便。
因为今年冬训基地人员众多,所以他们自己就弄了独立食堂,厨师这些都是他们自己人。
主要供给枫之队的伙食。
除了基地运动员多了,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李枫他们几个,随时都要面临反兴奋剂协会的飞检。
尤其是苏丙天,今年他被飞检的次数呈几倍增长。
不吃大食堂更安全,也更方便一点。
众人差不多来齐之后,然后才一起动筷子,训练完的几人俱是一身的疲惫。
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好不舒服。
一边吃着饺子,一边看电视,全身都开始放松了起来。
餐厅前侧的大电视里播放着央视频道,主持人董沁为观众分享着关于冬至的知识。
跟一大桌热气腾腾的饺子非常应景。
“观众朋友们,冬至日吃饺子的习俗从汉代开始的。
自古以来,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
古话说:“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其实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相传啊,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时适逢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
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将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到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