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高武大秦:秦始皇!天命之子 > 第29章 转机

第29章 转机(2/2)

目录

前往偏远的铸剑铺途中,路程渐远,仿佛深入荒郊野外。赢政看着渐渐远离的小街,皱眉问道:“你的铸剑铺藏在哪里,比深山老林还偏僻。”

他们即将抵达目的地。王翦大笑道:“我的铸剑师,是在战场归来时偶然发现的一家小店,那时我就纳闷,怎会有人在这样破旧的地方工作。”

赢政附和:“确实,店铺能继续营业已是奇迹。”在这种情况下,生意如何维持?

诸葛亮说:“倒和我那位隐居山林的铸剑师相似。”他们都乐于享受这份自在的生活。

对于他们来说,或许财富和安逸的生活已足够,往后只需追求快乐即可。赢政补充:“但还得有钱,开店总需要投入成本。”如果长时间无生意,很难支撑。

吕布感慨:“那是用满腔热血支持热爱。”但这热情目前还不够清晰。就像他投身战场,即使面临生死,也要保卫家园。那时的热情如同与自我战斗,充满满足。

赢政问:“上战场前,你们都不恐惧吗?”死亡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小事。

多数人在面临危险时都会感到害怕。想到可能无法再见家人,吕布应该也有类似的体会,尽管他自己并未真正体验过那种痛苦。

然而,作为饱读诗书之人,他们见识过许多,恐惧常常是最让人不安的。为了不在未知中迷失,人们可能会提前逃避。那么,吕布是否也曾有这样的挣扎?

吕布微笑:“初次上战场确实害怕,但熟悉后,我坚信自己不会轻易死去。”随着经验的增长,自信也随之提升。

诸葛亮提醒:“这不是好事。”人最忌讳的是失去敬畏之心。

对于新兵来说,可以教导他们无所畏惧,只要坚持,胜利就有回报。第一次战争的胜利带来的奖励,可能超过官员两年的俸禄。这是巨大的成就。

但这只是对新手适用的观念,如果已经历多次战斗,狂妄自大往往会成为致命的陷阱,尤其是在战场上,最可怕的就是自负。

九十二章

秦政道:“吕布的确有此谋略,他这样说想必是保全了自身,他知道何时撤离方能确保自己的安全和胜利。”经历过那么多生死,他或许早已洞察何时该撤退以求得双赢。

吕布点头赞同:“无人能比我更了解你。”秦政的话语总能说到他的心里,仿佛遇见了知音,让他能够毫无保留地交谈。

诸葛亮笑道:“哈哈,我倒是多虑了。”吕布非同常人,但即使以文雅之辞表达,也足以给他无形的压力。

些许压力足矣。只要能让他对未来的想法稍有动摇,即便无动于衷,我们也不会过多干涉。这样的讨论会在关键时刻促使他反思。

王翦自嘲道:“但我上了战场依旧会被风吹草动吓破胆,哈哈。”秦政看着王翦,笑着摇头:“怎么能这么说。”

王翦有些低估了自己。虽然地位可能略有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军事能力低劣。若真较量起来,他或许与吕布旗鼓相当。

只是他的军队规模不及吕布精锐。

吕布道:“诸葛亮的意思是要我们不自傲,而我的想法是,你不必自卑。我们可以不自傲,但自信必须保持。”任何事物都可以舍弃,唯独自信必须紧握在手。

一旦自信消磨殆尽,还未上战场便已吓得无法发挥平时的英勇。秦政点头赞同:“没错,我们的英勇必须始终存在。”

放弃自信,迎接的可能是敌人的嘲笑和自我轻视。若果真如此,往后的日子将无比艰难。

诸葛亮似乎想到什么:“大王还与你们说了些什么?关于玉玺呢?”他们讨论得还不够深入。他此刻才想起,秦政刚才提到了玉玺的艰难和用途。

民间怎会与玉玺扯上关系?

吕布道:“那些神神秘秘的话,我觉得大王不过是找了个巧妙的理由让我们离开。”之前的借口虽不完美,但他们纵然知晓计划卑劣,也难以拒绝。

既然找到了,那就当作大王确实认真对待,准备费尽心思安排这一切。秦政道:“吕布说的没错,大王此刻既想笼络我们,又不愿忍受我们的力量。”

于是,在微妙的权衡之中,大王再次给出了理由。王翦疑惑道:“这不矛盾吗?”

要么就坦白表明不欢迎秦政的到来,要么就彻底信任秦政,别多言。

---

第一层心灵共鸣

面对大王的权谋,他并未感到疲惫不堪。

秦政道:“大王对我们用心良苦,就原谅他吧。”这算是一种讽刺。毕竟劳累的是大王,他们在民间将面临的事务繁多,但总体上利大于弊。

即便大王冷着脸让他们不再回朝,他们也能欣然接受。吕布道:“但国师的态度颇耐人寻味,或许玉玺之事并非空穴来风。”

既然能来到这里,还有什么不可能呢?王翦不解:“玉玺?不是应该由大王保管吗?”

诸葛亮想了想:“难道大王不慎遗失了玉玺,让你们去民间寻找?”是故意还是意外?

如果是故意的,那他对秦政的重视太过严重。秦政解释道:“并非故意,玉玺早在先王去世前就已经解体。”王翦一脸困惑:“?这是什么意思?我有点晕头转向。”

秦政继续道:“确实发生了,祭祀时大家或许未留意,玉玺在那一刻炸裂,碎片散布在国家各地。”居然真成了碎片!

吕布质疑:“你不觉得荒谬吗?连我都觉得难以置信。然而,尽管荒诞,却又不得不信。国师的说法似乎有根有据。”

国师对此事深思熟虑,这使话题更加引人深思。诸葛亮问:“玉玺能分散到各处?”需要多么强大的力量?

王翦问道:“仅仅是玉玺丢失了吗?”秦政笑道:“当然不止,连同玉玺一起消失的还有那些怪物。”

诸葛亮眼中的讽刺意味明显:“什么怪物?大王为了让我们安心接受你的离去,找的理由实在奇特。”难怪吕布回来后脸色阴郁。

或许是觉得自己不被尊重,他们可以找借口,但至少找个好听一点的吧?秦政道:“真正的荒谬可能是怪物确实存在。”

若怪物不存在,就没太多好说的了。现在他们可以像讲笑话一样,但此事并非虚构。王翦皱眉:“不会是在跟我们开玩笑吧?”

咸阳君向来严谨,不会随意糊弄人,每句话都有其道理。但这次,即使他有充分的理由,众人也觉得不可能。

而且只能由他自己养,甚至连自己的亲弟弟都不能照管。

这是为什么呢?诸葛亮推测:“国师?”

他与国师曾有过数面之缘,对方并不给人以善良的印象。

对于朝廷重臣接生的死亡事件,诸葛亮察觉到国师内心的阴暗。因此,他自那时起尽量避免与国师有任何实质性的接触。

小人心思难以防范。

那么要如何应对?

最好的办法就是根本不与他接触,你想要陷害我,但我们之间并不熟识,你有什么理由?赢政问道:“诸葛亮与国师关系密切吗?”

诸葛亮嘲讽地一笑:“当然不,那样的人若与我交往,只会是对我的侮辱。”

那简直是极大的侮辱。

尽管他心中谋略无数,并非品行端正之人,

但他对国家和家族的忠诚还是有的,至少能做到忠义双全。

然而这位国师就不同了,他的野心明显足以吞没理智和忠诚。一个连这些都无法坚守的人,又何必与他虚与委蛇?

赢政道:“但根据你对国师的第一印象,你觉得他会是什么样的人。”以此来看看诸葛亮的看法是否与自己的相符。王翦在一旁思考片刻后说:“国师这个人,好坏参半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