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竞技 > 末世两界倒爷 > 第991章 西京发射城遗骸

第991章 西京发射城遗骸(1/1)

目录

突然,沼泽炸开一团水花!

一条形似蜈蚣的机械-生物混合体破水而出,直接悬浮在半空中,它体长超过三十米,每一节躯干都镶嵌着太空舱的太阳能板,数千条金属附肢划过水面时溅起带电的浪花。更恐怖的是,它的头部竟是一台完整的工程机甲驾驶舱,透过破碎的观察窗,能看到里面蜷缩着某种半机械化的类人生物。

"全员静默!驾驶员升高机体,随时准备脱离这片空域。"队长郭壮立即关闭所有外部能源,"那东西在追踪电磁信号!"

暗鸦卫士切换至纯光学隐身模式,借着辐射雾的掩护缓缓爬升。当机械蜈蚣重新潜入沼泽后,张旭他们才松了一口气。

“这种怪物可不像是纯天然的,除了我们的生物武器部队,我还没见到过机械和血肉的结合体。”一名队友说道。

“也可能是帝国撤离前的实验产物,那玩意一看就像是年久失修的人类造物,有些血肉组织都腐烂发霉了。”技术军士说道。

“把心思集中到任务上来,都打起精神。”郭柱提醒道。

---------------------------------

在继续向西飞行了一段距离之后,张旭终于看到了此行真正的目标——西京市区和相邻的卫星城,以及卫星城之中庞大的太空电梯残骸。

--------------------------------------------------

在现世的地球,科学界普遍认为太空电梯只能够建立在赤道的位置上。这是因为;太空电梯的稳定性依赖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与地球引力的平衡。

赤道是唯一能满足以下条件的区域:第一?,?同步轨道对齐??:地球同步轨道(约35,786公里高度)位于赤道平面上,只有在此位置,太空电梯顶端配重(如空间站)的离心力才能与地球引力完全平衡,使缆绳保持紧绷状态348。

第二,??避免拉力不均??:若偏离赤道,缆绳会因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差异产生侧向拉力,导致缆绳弯曲甚至断裂27。例如,捷克科学院的研究指出,非赤道位置的电梯会因地球自转产生“向下弯曲的拉扯力”,难以通过材料强度抵消。

但是这个问题在末世中并不算是什么技术问题,因为末世的时间线,早就在第三次世界大战发生前的150年,美利坚国和明帝国就先后建立了赤道太空电梯。

而不走寻常路的苏联,则是靠着对晶金金属混合磁力纳米金属的超级伸缩性金属制造,并在太空电梯中间段制造人造重力井的方式,巧妙地突破了这一技术与材料的限制,在非赤道的高纬度地区建立了太空电梯。之后明帝国和美利坚也研制出了自己的版本的高纬度太空电梯,都是使用晶金金属混合磁力纳米金属,加上人造重力井的方法。

--------------------------------------------------

西京,这座在明帝国中仅次于上京和南京的城市,在战争的洗礼下,也沦为了一片破烂的末世废墟。当暗鸦卫士靠近时,一幅惨烈的景象映入众人眼帘。和其他城市一样。城区内,血巢像巨大的肿瘤般遍布城市中心,它们不断蠕动着,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腥臭味。

拥挤的尸群和丧尸生物在街道上徘徊,它们嘶吼着、碰撞着,仿佛永远不知疲倦。由于地形变动,大河的水蔓延至城市街道,但得益于雍州平原较高的地势,城市的排水管道在自动程序的运行下,仍勉强维持着排水工作,使得城市没有像落城那样被大半个淹没。

然而,最引人瞩目的还是西京南部卫星城——西京发射城。这座经过多年建设发展的卫星城,规模与西京市不相上下。卫星城内,各种巨大的发射架此起彼伏,它们像巨人般矗立在大地上,虽然部分已经倾斜、损坏,但仍能让人感受到曾经的壮观。运载飞船降落平台上,深深的沟壑和弹坑诉说着往昔的战火。

在卫星城中,有一种用超级纳米混凝土建造的超级建筑格外显眼,被称为轨道飞行器复合体起落平台。这些复合体建筑顶部有着巨大的停机坪平台,平台上铺设着大型的轨道和起落架,用于往返地球和太空轨道之间飞船的降落和起飞。

每座复合体建筑的侧面,都有巨大的支撑结构,这些结构由特殊的合金制成,表面布满了复杂的纹路,既能增强建筑的稳定性,又能起到散热和防辐射的作用。在卫星城之中,这样的超级复合体建筑有许多个,它们曾经是帝国航天事业的重要支撑,如今虽已残破不全,但依旧散发着威严的气息。

---------------------------------------

然而这些复合体建筑不过是这里的冰山一角,和太空电梯基座相比,它们就是儿童的玩具一样渺小。

一座直径五公里的正六边形基座如同神王宝座般矗立在大地上。即便在五十公里外,也能看清基座边缘断裂的纳米缆绳——那些直径超过十米的晶金复合材料缆索本该直通同步轨道,如今却像被斩首的巨龙筋腱般垂落在基座周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