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穿成农门老妇后,贵女种田发家啦 > 第223章 两个都要

第223章 两个都要(2/2)

目录

若娘看着堆满棉花的屋子,耳边听着蹦蹦蹦,老三弹棉花的声响,不由按了按太阳穴。

“这样吧,里正,你去找几个信得过的人,找齐材料,让老四教他们组装弹棉花的工具。”

“再找一些手艺好的,细心的,来学着弹棉花。”

“冬天快来了,我们要赶在寒冬之前把这批棉花制成袄子和被子运到上谷关。”

石英沉默地看着她,手轻轻地摩挲着藏在袖子里的银票,弯下腰,对着若娘深深鞠了一躬,然后才咧开嘴笑了,傻兮兮的,眼中又带着光。

若娘侧身让礼,不由也跟着笑了。

“快去吧。”

......

最近这些时日,只要有人经过云家,都会忍不住好奇想往瞅瞅。

实在是动静太小了,砰砰砰咚咚咚,乱七八糟的,甚么声响都有。

若娘在院子里坐了会,实在是受不了了。

就拿了个篮子,转到了后山。

当初撒下去的大刍草种子,已经长成了翠绿的一大片。

若娘带了镰刀,准备割回去喂猪。

先前她提到这种草也能喂鱼,张景彦已经让石英着人在邻水的地方挖了个鱼塘,等开春有了小鱼苗就丢进去养。

已经成熟的大刍草,尖头带着白色穗花,一碰就轻轻往下落,似雪花片片落了若娘满头满身。

若娘割了几根,手摸到一处有些不一样的地方。

一根均匀分布的三角状果粒的大刍草。

“好像跟当初撒下去的种子长得不太一样。”

若娘将长条状上的颗粒一个个剥下来,金黄的颗粒,用手指一掐,流出奶黄的嫩浆。

还带着一丝丝的甜意。

将手中剩下的包好放到篮子里,若娘钻进大刍草地里,仔细寻找。

一大片,总共有三四十棵是带着颗粒的。

若娘大致记了记。

在外围又砍了两棵,就拖着篮子回了家。

进了院子,先将包好的东西拿出来。

“二虎,跟娘过来一下。”若娘脚步飞快地去了后院,刚好看到二虎在。

二虎正在打扫猪圈。

长腿一跨就出来了。

“怎么了娘?”

“帮娘抓一只鸡出来,单独放着。”

“好。”二虎动作利索地抓了一只好斗的公鸡,后院角落有个竹子围起来的小角落,将鸡丢了进去。

若娘将大刍草的颗粒丢了进去。

少了不少羽毛的公鸡,先是围着金黄色的东西转了几圈,才用嘴试着啄了一下。

颗粒的浆汁沾在了它的喙上,若娘有一瞬间觉得它睁大了它还没有黄豆大的眼睛。

只见它迅速低头,将不多的几粒全都包圆了。

吃完了,还抬起头往若娘的地方走了两步,似乎在问,还有没有了。

若娘失笑:“二虎,这两日盯着它,看有没有甚么反常的地方。”

二虎虽不明所以,但竟然拿鸡来试,应该是吃的,但也多上了几分心。

“好,娘,我一定好好看着它。”

若娘看他一脸正经的,笑着解释道:“不必紧张,娘是刚刚去大刍草地意外发现的,想着要是能吃,看能不能种出来。”

二虎点点头,这些年若娘的辛苦,一家子人都是看在眼里的,只要娘说了能种,他们从来没有怀疑过的。

等了一刻钟,公鸡还好好地围着竹栏打转,若娘回了屋子。

找了一件破旧的衣裳,用剪刀裁成了细条。

老二在院子里锯木头,木头屑子飞的到处都是,老二家的新儿蹲在她爹的脚边咯咯笑。

“老二,你把手里的活计先给别人来做,你带着新儿跟我出去一下。”若娘拧了一下眉,很快又恢复了正常,对着老二喊道。

“奶!奶!”新儿听到若娘的声音,连她爹都不要了,迈着小短腿跌跌撞撞跑了过来。

若娘将竹篮子放在地上,蹲下将小人儿接住了:“新儿走,跟奶奶出去玩。”

“好!”小奶音都不带停顿的。

“娘,去哪儿?”老二拍拍身上的木屑,疑惑地走了过来。

“去地里,篮子拿上。”

祖孙三人走在路上,不时有人笑着打个招呼。

若娘一一笑着点头回应。

直到到了小路上,若娘才跟老二说上话:“老二,家里这些日子,你有没有觉得哪里不妥?”

老二点了点头:“人太多太杂了,也太吵了。”

他原本也想找个机会跟娘提一提的,石英带来的人,他们自然是放心的,但是人一多,家里就雾糟糟的。

娘喜静,他以为娘要说呢,没想到忍了这么久。

老二原本脑子就转得快,他偷偷地看了若娘一眼,小心翼翼地开口:“娘,我有个想法。”

“你说。”

“要不咱们跟里正合计一下,在村里找个大的空地,把种棉花,制工具和弹棉花这一整套的活计,都移到那边去做,村里有空闲的都可以学,算做一个手艺的传承,您觉得可行吗?”

若娘听完,睨了他一眼。

老二和老三一样,可都是只进不出的守财奴。

现在竟然舍得把这么挣钱的活计让出去?

“娘,前段时间,老五回来私下里跟我们聊了很多,听说上谷关周边日子过的最好的就是我们村了,这几年天灾频繁,太多的人无家可归,饿死的,冻死的数都数不过来。”

“老五他原本想找您谈的,但您这些年为了我们费了多少心力,大家都记在心里,他不想让您的辛劳就这样白费了。”

“他说那啥穷则....达...达则...”老二拧着眉头,仔细回忆老五掉书袋子说得话,试图说服他娘。

若娘看他半天没憋出一句话,抱着新儿往前走。

有话顺着风,传到老二的耳中:“明日你找里正,问问村里哪里合适建大一点的屋子,将咱们院子里杂七杂八的东西,都移过去,以后让村里人就在那做活计吧。”

老二呆呆地站着,若娘的身影越来越远,顺滑的圆髻上是经年未换的桃木发簪,穿一件浅灰色的麻布外衫,背部挺的笔直,腰身纤瘦,如果不是发间点点的银丝,谁能想到她已经快四十岁了。

但就是这道姿态合宜的背影,让老二生生红了眼。

他恍然意识到,自和离后,这些年,娘一点都没为他们少操一份心......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