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比利时的繁荣(2/2)
……
走在街头的二人都能感受的到比利时盖兰政府的官员们对治理好比利时的决心,他们不仅将运河疏浚工程完成的工作进程通过公示让民众知道,确保商船畅通无阻,更颁布了《面包限价令》确保平民温饱。广场西侧的救济院门前,年老市民们正有序领取市政厅发放的油盐卷,几位戴金丝眼镜的文书耐心解答着老妇人的疑问。
大型市集上,头戴三角帽的商贩正将产自布拉班特平原的奶酪、火腿,新鲜蔬果摆放整齐。
还有着来自英国的煤炭、英属印度的香料、棉花、蒸汽机、纺织机械和金属制成的农业工具。
东方昂贵的瓷器和茶叶。
法国的新式男女服装、各种金银玉制成的首饰、家具、钟表、还有那暂时没有办法与英国打价格战的蒸汽机,即使比利时政府补贴20%扶持比利时与法国菲茨罗伊公司的蒸汽机、纺织机械等各类先进机械发展和技术进步,但仍然无一人上前询问价格,为此那名法国蒸汽机店的中年老板满脸幽怨的盯着英国那位各类先进机械店的老板。德意志地区和俄罗斯地区的各种农业产品……
比利时按照皇帝的旨意,建立了警察制度,警察负责确保市镇公共秩序安全,这让街道上特别显眼的是身穿制服的警察,听说他们一半由退役的法国军人担任,一半由比利时人民通过文化试卷考试和体力考试之后担任。
至于文化方面,大街随处听着民众们用母语般的法语交流,书店里早就没有了荷兰语和德语的书籍,全是法语书籍,就连学校全都被皇帝下令收归国有,里面也不会用法语之外的语言授课。
给霍普金斯和梅利什最大的感受就是仿佛来到的是巴黎,而不是布鲁塞尔。
梅利什感叹道:“比利时的盖兰政府这帮法国佬,同化比利时也太快了吧!”
霍普金斯淡淡的回答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法国人觊觎尼德兰地区都几百年了,又不是一天两天。再加上南尼德兰本来就是天主教法语文化区,独立建国后的比利时王国从上到下天然的亲近法兰西文化。”
……
穿过咸腥的海风,他们走进圣米歇尔桥头的纺织品交易所。拱顶下悬挂的七百种布料样本如同倒置的彩虹,法兰德斯呢绒、印度印花棉、东方漳绒在穿堂风里翻涌。梅利什的手指抚过一匹布鲁塞尔细麻布,经纬线里编着肉眼难辨的暗纹:“这种防伪水印技术,伯明翰纺织协会悬赏八百镑......“
“先生们需要贷款吗?“穿鼠灰缎袍的银行代理人突然闪现,他左手托着便携式写字台,右手羽笔尖已蘸好墨水,“列日煤矿的三年期债券,年息6%,可以用英国国债折价置换……”
随着银行代理人的滔滔不绝,他们实在是受不了了,逃着般钻进大广场东侧的拱廊。霍普金斯数着黄铜门牌号,在27号门前猛然停住:整面威尼斯玻璃橱窗后,三百台博韦提花机正将蚕丝织成云雾。女工们苍白的手指在经纬线间翻飞,织机咔嗒声与隔壁银器店的錾刻声形成奇妙的和声。
“这就是布鲁塞尔工坊主的新把戏。“梅利什的鼻尖在橱窗上印出圆痕,“把分散的家庭纺织户集中成......“
“流水车间!“霍普金斯接着吐出这个词,额头渗出冷汗,“曼彻斯特的工厂主做梦都想实现的模式,等等,那个女工在做什么?“
透过水雾弥漫的玻璃,可见最里侧的女工突然起身。她从发髻抽出一根银针,迅速挑断三根错位的丝线,又将织机齿轮旋紧半圈,整个过程不到十秒。车间主管训斥的话语还在喉咙里,她已毫不在意的姿态坐回织机前,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这时,比利时警察也开始注意到了这两个外国人,霍普金斯和梅利什也只能收敛一下,不然被抓,比利时人(法兰西民族)可不会对英国人客气……
……
……
??……求收藏……求推荐……求月票……谢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