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两千八十七章 蓝道行的道统

第两千八十七章 蓝道行的道统(2/2)

目录

神鬼轶事越多,则无有是非善恶。无是非善恶,恶人自然潜行其中,借神鬼免责罢了。

神鬼的背后是人,不是神鬼。

只有戳破神鬼,才能将承负中的负外部性归责于背后之人。以免常人战战兢兢,蒙蔽其中。

破鬼神,分是非善恶,则自然承负可定也。

哎呀,要长脑子了。

蓝道行几乎是一个滑铲脑子就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到什么。

“这便是天劫吗?”

蓝道行对突如其来的头疼,有一阵心悸。

明明是想到什么的,怎么突然灵感就没了呢?

就这样被邵芳这厮压在脚下,有些不甘心。

蓝道行放弃了天劫这么一个动不动就退回到神秘主义的惯常想法。现在可不能学儒生,仁义解释一切那套。转而进一步思考其承负的前置条件起来。

第一条,是承负牵连的广泛性与不确定性。

很简单,就是一人的行为,都能能够牵连到其他人,其所牵连的对象随着其人生轨迹是非常广泛的,但具体牵连的谁多谁少则是不确定的。不要以为没有直接关系就不会有间接关系,也不要以为间接影响一定会比直接影响小。

第二条,是人具有差异性,这是承负归因的前提。人所具有的差异性,既包括了不同人之间具有差异,也包括同一人对不同的事物的态度具有差异,还包括了同一人在不同时间场合对同一事物的态度具有差异。

人不同质是个人存在的根基,也是推动天道承负运转的核心动力。

前两者一结合,反倒是能推出何为真我的定义来了,真我即不能被其他人个人或联合取代,且与社会具有广泛且不确定影响的那一部分。

如果可以被取代,那只能说明已经迷失在这个联合体中,失去了真我,自是不过是一个符号罢了。

更进一步,人的定义也出来了,就是对内能够自以为理解天道意志,且对外能产生承负正负外部性影响的东西。

以差异性,而不是仁义这种共性去刻画真我。以承负之下人人交互救赎,而不是个体因果循环中的自我救赎或者救赎他人为行动指南。以自以为和对外影响,而不是关起门来强调理解别人或被别人理解来定义人的角色。

隆庆元年腊月二十九,何为人?吾道成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