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为皇后愤愤不平(2/2)
如今的王家确实不同于以往了,他本以为可以凭借着王皇后让王氏一族重现辉煌,可是谁知那女子如此不堪大用!
如今该如何?会不会是陛下没有确实证据,只是在诈他?如果他承认赴死,回头才是王氏一族的灭顶之灾?
可是看口供已经足够取信于人,他又何必放过他这一族?当真是心善至极,连谋逆刺杀这种罪,都能轻轻揭过吗?
不,他不信……如今天子兵权在握,威望足够,他若想抄家灭族,何须顾及许多?
难道是因为……?
他眸光一闪,看见了口供上的武氏二字,抬头抱拳向徐怀安看去,含泪悲壮地问:
“草民已经四十有余,死便死了,只求能保一家平安,圣使……敢问,陛下准备如何处置武家?”
小曲听闻竖了眉头,心想他还要攀咬皇后,厌恶地问:
“你问这个作甚?!”
徐怀安又及时制止了他,出声回道:
“陛下并不打算将武家牵连在这件事里。我知道你在想什么,确实,你这一家老小,是沾了皇后娘娘的光了,既然得了恩德,可不要不识好歹。”
王参这才放了心,整个人颓然的坐到了地上,像是一下子没了骨头似的。
半晌,他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家人,见众人胆战心惊又不敢哭的样子,他想嘱托些什么,可最终什么都没说,只是流着泪仰天苦笑了一声。
随后他抬手招来了笔墨,将毒药和解药的方子都写了下来,便双手奉上。
徐怀安从他手中扯过了纸张,简单瞄了一眼,见内容不似有不妥之处,便让小曲将捧着的御赐宝剑,放到了他高举的手中……
回来的路上,徐怀安一行人在月光下骑马赶路。
他们来时领了圣旨,路上日夜兼程,这回差事了了,少有的在路上慢悠悠的前进,也有了说话闲聊的兴致。
徐怀安瞄了一眼那沾了血的宝剑,扭过头来见小曲也在盯着看,只是脸色焦黑,似是不解恨一般,于是便问:
“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不妥?”
小曲听闻,眸光一转,又恢复成了面无表情的样子,十分公式地回:
“没什么,大监主持,自是周全。”
徐怀安听闻,叹了一口气,扶着马鞍说:
“哎,咱们之间何必客套,今日见你情绪甚是激动,可不像你。”
他在皇后宫中得重用,就是因为冷静机警,进退得体,今日确实过于表露情绪,想着也瞒不过了,便开了口:
“平时在皇后娘娘身边,虽然知道有些传言,但是无人敢造次,亲耳是听不到的。这几日离了长安宫城,到了外头,见民间传言多是偏袒废后王氏,说她多么贤良淑德,命运不济受尽委屈,话里话外都在说当今皇后阴险狠辣,手段龌龊,我心中多是不平。”
他顿了顿,似乎在平复,接着说:
“……那王参也是,一看供词就说是娘娘栽赃陷害,一点儿顾及都没有,摆明了是知道娘娘名声不好,诋毁她给自己开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