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基地(1/2)
其实,这第三种方案是最可行的,在地球上,很多海上油田,都是用这种方式。
只不过,地球上的人类工作者可以下去,建好之后,再上来。
但是这个星球不行,下去就上不来了。
这个工程难度真的太大了。
张硕和赵大牛,胡伦商量了一下,到底用哪种方式更合适。
赵大牛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由他派几个机器人先去探路。
他的星球上有各种机器人,特别是一种身高特别长的机器人,腿很长。
而且是三条腿,有很高的稳定性,在液体中探路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胡伦也可以出力,他制造的机器人,可以用光子炮的设备,发射粗大的螺丝打地基。
赵大牛和胡伦的协作,可以让这第三种方案的可能性大增。
张硕当然也不能闲着,他要做的更多,不仅要在机器人的身上放置很多数据测试的仪器,还要现场指挥。
经过精心的准备,一周后,三方联动再次开启。
赵大牛派出了一百个长腿机器人,通过一处浅的地段,放了下去。
还不错,长腿机器人下到液体里,深度大概到机器人的胸口,立刻站住了。
然后胡伦的光子炮,朝水里打了很多螺丝,地基算是初步完成。
这个过程中,有两个机器人由于
好在三方合作的很默契,大概在液体中建立了将近一千平米的地基,下一步,就是把设备在这里固定好,然后把液体放在容器中,由宇宙飞船快速飞来,直接带走。
虽然过程还算顺利,但还是发生了不少意外,比如地基的边缘部分,会很快被液体给冲刷的松动。
这种液体确实太奇怪了,不知道是怎么形成的,宇宙之大,大的难以想象。
张硕专门给这个星球起了名字,叫紫微星。
虽然在历史传说中,有紫微星,但这颗星球上都是淡紫色的液体覆盖,才是名副其实的紫微星。
而这上面的液体,张硕也起了个很浪漫的名字,叫“瓜州水”,典故取自于杜十娘。
这里面沉入的宝物,虽然不如杜十娘的多,但也有不少了。
赵大牛和胡伦自然不清楚张硕起名的原因,反正就按照张硕说的来称呼了。
经过艰苦的努力,在一个月后,基地算是成功建成了。
然后就开始用特殊容器来承装“瓜州水”,每个容器可以装几百升的液体。
每架宇宙飞船可以带两个容器。
这样的话,基地可以把几百个容器准备好,然后再派几百艘宇宙飞船来带走。
用这个方法,就可以批量攫取大量的液体了。
初步计算,这个星球上的液体,可以提供给三个星球上百年的能量了。
对于三个星球来说,简直是巨大的利好消息。
……
当地球上的人类,得知龙国发现并且得到了如此多的能量物质,都欢呼起来。
但是一些靠能源出口的国家,就更惨了。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国家的利润更低了。
没办法,这就是世界发展的趋势,不可能永远都靠这些能源的。
如今,划时代的新能源终于横空出世,张硕又为地球的能源危机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