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火星(1/2)
地球上平均温度是华氏50度,而火星上平均温度是-100度,有时候极夜温度甚至达到了-180度。
这样的温度,别说人了,就算是北极熊都没法生存。
另外,大气的成分也不行。
火星的大气比地球大气稀薄很多,而且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碳,占了95%。
这也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重要原因。
如果没有太空服的保护,人类到了火星上,血液就会沸腾,因此,人累到了火星,只能存活2到3分钟。
还有一点,火星的重力也远小于地球,人类的骨骼和肌肉可能遭受长期的损害。
另外还有辐射,会对人体造成干扰。
张硕针对这些不适合的环境,逐渐做出了对策。
这是很艰难的研究过程。
如果张硕能做到,那把他成为上帝都不为过了。
当张硕宣布,要为了移民火星开始研究的时候,龙国的高层不太赞成的。
因为龙国的其他科技大佬认为,张硕应该把精力放在更重要,更切合实际的应用上,而不是搞移民火星。
他们认为,张硕即使做到了,也需要花费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张硕看到了媒体上发布的大量文章,还有采访,表达了对他这项研究的质疑。
他没有回应,只是默默的开了一个内部会议。
张硕在内部会议上,重新建立了几个部门。
分别是“温度研究室”,“大气研究室”,“重力研究室”,“辐射研究室”。
张硕心里很清楚,如果一个一个研究,那么肯定要花费十几年的时间,虽然也很快了,但张硕并不满足于此。
他的计划是,在一年之内,让火星上满足地球人居住的条件,人们可以在那里自由自在,快乐的生活!
这几个部门的负责人,都是张硕选定的精兵强将。
当然,这些科研人员也只是地球上的顶级科学家,他们需要在张硕的指导下才能开展研究。
张硕提前给出了研究的方向。
在大气方面,张硕规划了一个蓝图,那就是通过火星上的地貌和物质条件,让其产生化学反应,生成适合地球人生存的氧气和氮气。
能够产生氧气的方法很多。
张硕分析后发现,火星土壤里有几种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反应生成氧气。
只不过,要大量的产生氧气,需要几个巨大的泵体。
如果是以前的科技手段,绝对是不可能完成的。
但是现在有了“无极孢子”,这种能量物质,就可以在火星上建立无数个巨大泵体,用来产生氧气。
张硕预计在三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泵体,然后由舰队送往火星。
温度方面,张硕采取的是制造几个“人工太阳”。
人工太阳对于地球人来说,并不陌生,很多科幻小说里都有。
但是要真正的做出类似卫星的太阳,难度还是很大的。
张硕虽然有系统帮助,但还是费了不少脑细胞。
人类早就开始制造人工太阳了,而以前的人工太阳,其实就是用核能,也就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是全球最大的人工太阳。
利用核能,是以前最好的发热方式,但是现在已经过时了。
以前的人造太阳,磁体支撑总重需要1600多吨,巨大无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