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被团宠了 > 第306章 眼皮子浅要出事

第306章 眼皮子浅要出事(2/2)

目录

……

而老三担心的也没错,这会子,周老二早就忘了跟约好的时辰,他们两口子还啥都没买,光到处凑热闹去了。

走着走着,二人不知咋的,就走进了条闹街上,正好又被前头酒楼弄的“花活儿”给吸引住了。

只见那酒楼门口,特搭建了个大台子,台上既有“琴师”抚弹,又有“文人”吟诗作对。

周围围了不少男子,都在跟着鼓掌起哄,笑嚷个不停。

见那琴师身段窈窕,媚眼如丝,周老二的眼珠子顿时瞪大了几分。

立马就走不动道儿了。

“媳妇儿……你说这啥酒楼啊,咋还有姑娘出来抚琴给咱听。”老二张着嘴巴惊道。

孙萍花也没啥见识。

只当是城中的酒楼和镇上的不一样。

或许是故意设下才艺,为客人们解闷儿,招揽客人用的。

周老二直勾勾地盯着看:“这个好啊,只是这给客人们解闷不是该去里头弹吗,咋还弄到外头弹了。”

“人家城里时兴这样呗。”孙萍花胡说起来。

周老二正看得兴起,嘴角渐渐咧了起来,这时,又有两个戴着绿头巾的酒楼小二出来吆喝。

口中说的竟是“周姓者可免银子入内吃酒。”

起初周老二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他赶紧推推孙萍花。

“媳妇儿快听,那人喊的是啥,咱也姓周,当真能不花钱吃了?”

孙萍花也是听得一愣。

她虽想占个便宜,可心里头也提防着,生怕有啥不妥。

“等一下,人家这么大的酒楼凭啥让姓周的白吃,可别是把咱骗进去,到时候再宰咱一顿。”孙萍花紧紧捂着钱袋子。

周老二这占便宜的小心思蠢蠢欲动。

加之那琴师这会子又撩起面巾,风情万种地样向台下,勾得他心里头直痒痒。

周老二忍不住,想上前问问那俩小二,正好这时,酒楼管事从里头出来,看见嘀嘀咕咕的老二两口子。

那管事眼睛像鹰似的盯了他俩一下。

这便笑面上前:“二位有何事,可是看见了咱店外的幌子,或是听到了小二的吆喝?”

说罢,他朝酒楼台子前挂着的一张幌子指了下。

上面写着的也是“周姓者入内可免银钱”,只是老二两口子不识字,才没留意到此处。

周老二眼睛放光地问:“你家说姓周就能不花钱,当真吗?我就姓周啊,该不会是骗人宰客的吧。”

听他口音如此土气,那管事呵呵笑了一声,随后打量起老二的衣裳。

“两位真的姓周?你们不是城中人士吧,不知是从哪里来,姓周,那又名什么呢。”

孙萍花被问得有点不舒服,抢先一步道:“你先跟我们说说,你们酒楼为啥肯让周姓人不花银子吃喝,这天下还能有掉馅饼的美事?不说明白我们是不信的。”

管事眯起眼睛笑呵呵的。

“原来二位是有此顾虑,其实这规矩也是我们新定的,至于为啥只对姓周的不收银子,那就得从童子科说起了,不知二位可有听说过中榜的周二郎?”

闻言,老二两口子都连忙点头。

原来二郎的名声都这么大了?随便碰个人,都能说出他来?

孙萍花立马笑得露出牙齿,但细一想,又不打算跟个生人露底。

于是就道:“啊,那个孩子啊,听说是个神童,我们当然都说听过的……”

“何止听过?”周老二却没看出媳妇儿的意思。

他嘚瑟地大声嚷道:“你知道吗,二郎可是我亲侄儿啊,我叫周老二,就是周二郎的二叔!神童的二叔!”

这话一出,那管事的眸底立马闪过一抹狂喜。

接着他狡诈的笑意就更深了。

“当真吗?”

“那是啊,今早我出门前,二郎还跟我说了话呢。”周老二得意的脸都通红。

“原来是周神童的叔父,失敬失敬。”那管事这便作揖。

接着一脸动容地拉着老二的手,就往酒楼里扯。

“我家主人年少便无法继续学业,所以平生最是敬读书人,因您家二郎是咱们城里唯一中榜者,所以我家酒楼才多了个只对周姓免费的规矩啊。”

说着,那管事又一再作揖。

“这既算是与您家同庆,也是我家主人想表一表对读书人的敬重之心,您既是二郎叔父,便就是我们的座上宾了,请您入内,想吃什么任您挑选。”

周老二还是头一次被人行礼尊重。

他一下子就被捧上了天,有点飘飘然。

“哈哈你们都这么说了,那这白食我今个儿还吃定了,你家有什么好菜,先上来一些让我们尝尝。”

说罢,周老二就被管事恭恭敬敬的,迎进了酒楼。

没一会儿的工夫,一桌珍馐美味就都给上齐了。

周老二眼皮子浅,见这菜品比家中平时吃得还好,拿起筷子就大快朵颐了起来,吃得那油点子都弄脏了衣襟。

孙萍花原本还心存疑窦。

可见管事这般热情诚恳,也很快就放下了心,跟着周老二一起,二人痛痛快快吃了一场。

待酒足饭饱后,周老二瘫在软凳上,没个正形,几个带着韭菜味儿的饱嗝从他嗓子眼窜出来。

这时,那管事见时机成熟,便走过来欠着身子。

“周二爷吃得可还能满意?”

“好得很啊,你家菜不错!”

管事笑道:“多谢周二爷抬举,只是小的还有一事相求,若二爷肯赏脸,就请应允了吧。”

“啥事儿?”老二被这称呼哄得七荤八素,也信口开河起来:“只要我能做的,就能应得了你。”

管事抬起眼睛:“我家主人敬佩您家二郎,想请您把二郎带至酒楼,在外头的台子上,为大伙儿读下一首诗词,再留下名字,让我们这些俗人沾沾文气,不知方不方便?”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