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谍海孤雁 > 第1291章 查案进程

第1291章 查案进程(1/2)

目录

第1291章查案进程

“…嗡呜呜…”

十一辆车,缓缓停在一条小道上,旁边有几条防洪的土垅,这地方相对偏僻隐蔽。

王明坤迅速下车,招呼人,搬开了道旁几个秸秆垛,底下着洋皮铁捅,小号的比人头略大点,码摞在了一起,大桶小腿高、腰粗,已打好水。

众人迅速拿着小桶,从大桶中分了水,开始冲洗车身上的血迹这些,敌人大部分未下车便被解决,所以车上的血迹很多很浓。

另外,打啐打坏的车玻璃,该去除的去除,换是没时间与条件更换,但也不能顶着烂玻璃继续,这太显眼了。

车身上,子弹留下的弹孔弹痕之类,该堵的堵、该伪装遮掩的也一样,甚至篷布上的弹,也迅速将其缝补起来。

当然,车况也要检查维修,虽然他们尽量只使用驳壳枪,其威力远小于步枪,但同样能对车辆造成损伤。

经检查,有车的水箱被打穿,有车的油箱或管线破损,这些个状况,短时间还能撑一撑,但路上大概率会造成故障。

还有车的前轮轮胎瘪了,需更换轮胎才能远距离行驶,好在车上有备胎,后轮也有损伤,不过后轮都是单轴四轮、双轴四轮乃至八轮的布局,损伤并未太多影响车辆行驶。

说下这十一辆车吧!都不是正儿八经的标准卡车,而是车头加底盘加改装组件,弄成类似轻卡或皮卡的车辆。

像福特的摸斗tt,便是一款卡车底盘系统,车身这些可以自行组装,当然,有现成套件,但也能根据需求自己弄。

这些车,都是类似情况,特征是短车身短车斗,都是依据同一需求组装,没有一味强调载量,留了不少动力冗余给机动、越野以及通过能力。

机动与越野不用说,毕竟国内城区之外的道路状况不佳,通过能力,则应该是重点考虑的桥梁承载能力,毕竟这样搞,车辆自重肯定比正常小不少。

这十一辆车中,有四辆是福特的摸斗tt,没有使用更新更先进型号,估计便是出于通过能力的考量。

之前他们摸排周边时便发现,两者重量在这方面的差异很大,前者能通行绝大部分,周边正常的大小桥梁,但后者,能安全通行的桥却是骤减七八成。

再者,白银密度大、体积小,小车厢也远够使用,没必要弄个大车厢,然后只占用一小点,车载重主要与底盘有关,不是车斗大,便载的更多。

至于其他七辆车的型号,众人多数不认识,主要是目前以二手车形式流入国内的车型,攘括过往国外各国十年二十年的品牌及车型,太多太杂,他们了解有限,这些还非标准型号,对此他们根本无从分辨。

好在,福特是现代量产车的源头,所以这些车的操作乃至大体结构,都与其类似,所以开动及简单修理都问题不大。

几项工作,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王明坤安排完,便同许志玉大致点了一下这次的收获。

押送人员身上,并未仔细进行搜查,仅捡回部分枪弹,武器以手枪为主,大概二十多支,其中驳壳枪占半,余下为王八盒子及勃朗宁之类武器。

长枪也有十三支,都是藏在车内备用的,步枪都是辽十三式,有十支,冲锋枪三支,为辽十七式,也就是花机关的仿造型号。

其他还有汽油,车辆零件,备胎及换下的坏胎(不知忘记卸下还是怎么说),修车工具、刀具等也有一些,杂七杂八还不少。

当然了,大头自然是车上运送的大洋,十一辆车,仅有头车尾车未装载,其他九辆车上,每辆车上载了大概半吨多的银元。

一吨银元,数额大概是三万七千多大洋,车上这些加起来,差不多是二十来万的银元,都用皮竹材质的手提箱装着。

不是小数目了,但也确实算不上大,因为根据掌握的情况,这段时间在平津及周边的白银走私,数额已以亿计。

若以此规模计算,仅算走私了一亿,那也需要进行五百次才行,次数自然更多,毕竟不是谁都有这样的体量,但规模更庞大的也同样不少,有的单次,便是这家走私总额都远无法比。

众人动作很麻利,除去几人在前后警戒,众人按行动前分开,迅速将车辆拾掇妥当,当然,也免不得有拖后腿的。

不过不是换车轮,而是缝合篷布上的弹眼,一是数量多,车身大家都收着点,不会随着往上面打,以免打坏了,篷布则无太多顾忌,且内部又是看不见的空间,需盲射清除威胁,所以上面一堆弹眼。

二来,糙老爷们,确实不太擅长这活计,能上的人不多;三来,这篷布其实挺硬实的,扎穿缝合并不轻巧。

王明坤转到车尾,明显位置上的,基本都提前处理好了,又看了下时间,也差不多了,他只为在此停留预留了十分钟时间,不能再多等下去。

“…都布置了…”王明坤挥手召回在队尾警戒的弟兄,问了一嘴,得到肯定答复后,折返回队首,顺带让大家立马收拾准备走人。

坐回头车副驾驶,刚收拾好针线的邱韬,也就是懂针线转行干外科的那位,迅速跟来,钻进了头车车厢。

头尾车的车厢,车厢两侧有长椅,专供押送人员乘坐,但状况并不好,押送人员被击毙在其中,血流了一堆,清洗后,里面也几乎全是水渍。

车厢与驾驶室,并不是彻底分开,而且玻璃还被打坏卸下了,邱韬同一名弟兄换了位置,坐到了车厢最内侧。

“坤哥,回去咱们还是准备点补丁贴吧!临时缝合太麻烦了,而且皱皱巴巴的,效果也不好!”

一通缝缝补补,把邱韬折腾够呛,情况也如他所言,这才迫不及待过来,提出建议。

“补丁贴?”王明坤一时没反应过来,有些疑惑问道。

“就是提前将篷皮裁成补丁的模样,边缘缝一圈针脚,还可以进行一些做旧之类,再准备速干胶水,下次需要时,便像狗皮膏药一样沾上去,快捷且效果也不差。”

“…可以…”邱韬解释完,王明坤便点头同意了,优化改进行动中的不足之处,只要合理,有什么好拒绝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